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伴随着考量政府公信力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政府传播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政府公信力与政府传播之间的联系也被导入政府公信力研究的范畴。本文在系统研究我国政府传播过程的现实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媒媒介、受众的政府公信力不足的诱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政府传播过程中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文章首先在近年来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政府公信力与政府传播的科学内涵,进而提出从政府传播视野角度研究政府公信力的可行性。其次,探讨了现实中在政府传播视角下政府公信力不足的原因:一是传播者传播理念滞后,传播者传播模式不完善;二是传播内容真实性、全面性、公平性不足;三是传媒媒介“多样性”、“趋利性”、“零把关性”导致政府公信力不足;四是受众接受信息条件能力不足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最后,在理论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之上,着重提出在政府传播过程中基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众的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一是基于传播者,首先要更新政府传播理念;其次要转变政府传播模式。二是基于传播内容,首先要确保政府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其次要保障政府传播内容的全面性;再次要增强政府传播内容的公平性。三是基于传媒媒介,首先要强化大众传媒的自律意识;其次要加强政府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再次要完善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制度。四是基于受众,首先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公众接受信息能力,其次要完善落实各级信访制度,再次要继续落实公共政策听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