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在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gom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鼠肺纤维化模型中,检测肺纤维化不同时期溶血磷脂酸及其三种受体亚型LPA1、LPA2及LPA3的表达情况,分析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与肺纤维化的关系,进而探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方法:选取8周龄昆明小鼠80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40-60g之间,雄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博来霉素组(实验组),每组各40只。称重后,实验组给予博来霉素(3.5mg/kg)一次性经气管注入,于实验0d气管内一次性注入生理盐水2ml/kg。造模完成后常规饲养。以上2组小鼠分别在14天、21天、28天时各处死10只,取血、提取肺组织,常规福尔马林固定,包埋,切片,行苏木精-依红(HE)染色、Masson胶原染色法评价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LPA在14、21、28天时在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21、28天时小鼠肺组织中溶血磷脂酸三种受体亚型(LPA1、LPA2、LPA3)在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表达情况。  结果:(1)小鼠一般情况:博来霉素组小鼠在造模后逐渐出现精神萎靡,进食少,消瘦,毛色灰暗,唇及爪紫绀。对照组整体状态均较博来霉素组好,未发生显著变化;肺脏外观:对照组动物双肺淡粉色,肺叶清晰,表面光滑,湿润,弹性好。博来霉素组双肺逐渐出现颜色暗红甚至苍白,弹性逐渐变差,体积由大变小,质变硬,部分出现少数出血点;(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14天、21天及28天均呈明显肺泡炎性病理改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于第14天肺泡炎最为明显,第21、28天肺泡炎改变逐渐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第14天、21天和28天均可见肺纤维化病理改变,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NS组小鼠血清中LPA有少量表达,BLM组小鼠血清中LPA呈高表达,各观察时间点血清的LP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4)相较对照组,实验组肺组织中LPA三个受体亚型LPA1、LPA2、LPA3在气道上皮细胞膜呈高表达,并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在28天时最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内对比,每一周三种LPA受体亚型均较上一周期表达增多,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小鼠生存情况:对照组小鼠分别于实验第2、7、10天各死亡1只;BLM组小鼠分别于实验第1、5、12、17、25天各死亡1、2、2、3、1只。  结论:(1)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其肺部病理改变早期以肺泡炎症改变为主,晚期则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2)溶血磷脂酸及其三个受体亚型LPA1/2/3在正常对照组有少量表达,在肺纤维化过程中呈高表达,表明溶血磷脂酸及其三种受体亚型LPA1、LPA2、LPA3介导的通路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活化的胰星状细胞是胰腺癌组织中的重要间质细胞,胰星状细胞在胰腺癌中的作用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建立上清-细胞共培养模型,研究永生化人胰星状细胞(immortalized panc
本次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临床病例分析和病例对照组研究两个部分,将分别进行阐述,旨在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临床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观察小动脉闭塞型青年缺
目的:膀胱癌是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在我国泌尿外科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在首位。在膀胱肿瘤中,90%以上是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超过70%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在治疗后可能复发,复发肿瘤
目的: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构建抗环胍氨酸肽四价小分子抗体(TeAb-anti-CCP-ScFv-P53),并进行可溶性表达及鉴定。  方法:(1)重叠PCR连接抗CCP-ScFv与HSA-P53基因片段,构建Te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