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选取山西省11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以11个地市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作为出发点,运用卫生经济学中的投入与产出原理,对全省卫生资源现状以及利用效率进行评价,评价是否以较少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入获得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产出,以促进山西省合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在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中的整体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排名并能够为其他省市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Excel wps、Spss16.0以及DEAP2.1等软件对山西省11个地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DEA中的CCR模型对11个地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收益进行计算;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全省的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一)山西省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本情况2012年,山西省医疗机构数40192个,较上年减少425个;床位总数比上年增多了6836张;卫生技术人员与上年相比增加6824人。2010年-2012年,医疗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和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医疗机构床位数年均增长率为9.4%,卫技人员年均增长率为5.4%);2012年,全省的每千人口床位数为3.83张,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的每千人口床位数为4.24张),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与护士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全省医院病床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均较上年提高,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比去年减少,但专科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仍然严重超负荷;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11900万人,医院约占总诊疗人次数的35.2%,入院人数位348.2万人次,医院约占79.2%;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人均医疗费用中较上年上升,高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2012年,全省医疗机构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的比例仅为1.39%,与上年相比,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支出占全省GDP仅上涨了0.8%;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卫生资产配置0.12万元,较去年下降0.05万元。(二)山西省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评价经pearson系数和离散趋势选取2个投入指标和2个产出指标引进DEA模型,其中,4个地市的DEA为相对有效,占所有被评价地市的36.4%,4个地市为非规模有效,占所有被评价地市的36.4%,太原市技术效率值为最低,3个地市的效率非DEA无效,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床位投入过多是导致这3个地市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是影响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积极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负面因素。研究结论山西省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依然严重;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财力资源投入不足,尤其表现对医院投入比重大,基层医疗机构投入较小;医疗费用上涨不合理,造成医疗服务成本过高;病床使用率中专科医院严重超负荷;各地市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均衡,规模报酬变化无规律可循,没有一个长期有效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