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非对称的生产者道德自律机制的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者通过垄断信息追求不当利益问题在经济和管理等领域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从伦理道德角度研究虽然涉及不多但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基于这种背景,从伦理道德角度、借助博弈论分析方法,揭示生产者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如何博弈的机制和机理,从中探索规律,寻求解决办法。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第一,研究信息非对称与生产者道德自律的关系。在界定信息非对称与生产者道德自律的概念基础上,分析信息非对称是引发生产者道德失衡的一种可能条件。  第二,分析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生产者道德自律机制的扭曲。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生产者道德失衡并不是孤立现象,有许多其他因素起着作用,从机制角度看这些因素,通过分析得出生产者道德自律的关键性机制是生产者道德自律选择机制。  第三,运用博弈论,基于生产者短期和长期利益,具体分析了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生产者道德失衡的机理。假设生产者是理性的且具有确定的利益预期,在完全信息的短期博弈中,生产者必定选择不自律;在完全信息的长期博弈中,生产者会选择自律。而在不完全信息的有限次博弈中,因生产者具有风险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生产者做出非道德的选择;在无限次博弈中,为避免“以牙还牙”的报复策略,生产者会选择自律,以获取长期利益。  第四,提出引导生产者做出道德选择和培育自律性的思路和途径。基于内化理论,从生产者、消费者、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培育生产者道德自律的途径,包括激发生产者追求长期利益的道德需求;增加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维权意识;加强制度和道德规范。
其他文献
卢卡奇一生致力于研究和解读马克思主义,他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的观点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即受到过共产国际的批判,也受到其他哲学家的
当前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能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当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放在网络技术给人们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网络技术的风险
哲学问题是指引哲学家们进行理论思考,开展哲学思辨的智慧灯塔,也是困扰他们探索世界奥秘,参悟世间真谛的理论难题。在这一双重意义上,哲学问题才构成了哲学史发生,发展,转向乃至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