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单节段腰椎融合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2013年7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单节段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患者256例,固定L3/L4节段62例,固定L4/L5节段152例,固定L5/S1节段42例,男性151例,女性105例,年龄27-81岁,平均56岁,随访14-59个月,平均34.8个月,术前行腰椎正侧位X线、动力位、CT、MRI检查,随访行腰椎正侧位X线、动力位检查,术前及随访过程中测定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以及骶骨倾斜角(SS),根据末次随访是否发生邻近节段退变分为A组(退变组)和B组(未退变组)结果:30例患者术后邻近节段出现了退变,即A组30例,平均年龄60.8岁,B组226例,平均年龄48.6岁,A组中女性21例(70%),男性9例(30%),L3/L4融合节段其近端邻近节段L2/L3发生退变16例(53.3%),远端邻近节段L4/L5发生退变6例(20%),L4/L5融合节段其近端邻近节段L3/L4发生退变7例(23.3%),远端邻近节段L5/S1发生退变0例,L5/S1融合节段其近端邻近节段L4/L5发生退变6例(20%),融合节段近端节段退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远端节段,L2/L3作为邻椎的发生退变概率最高,L5/S1作为邻椎发生退变的概率最低。A组骨盆入射角41.9°±9.6°,B组为49.8°±9.7°,A组骶骨倾斜角为30.9±12.2°,B组为36.5±13.3°,A组腰椎前凸角为28.9±11.5°,B组为31.4±11.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盆入射角与ASD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肥胖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发生邻椎病(ASD)的重要危险因素,融合节段近端发生邻椎病的风险远高于其远端,L3/L4作为融合节段,其近端发生邻椎病的风险最高,骨盆入射角(PI)及腰椎前凸角(LL)作为术后脊柱平衡的重要指标,其值过小是发生邻椎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