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核-壳共聚物的制备及其与聚氯乙烯共混改性的应用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zho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重点在于系统研究了两种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的表面修饰,并且分别以未修饰的纳米SiO2,修饰后的纳米SiO2为核,成功地合成一系列纳米SiO2/ACR复合材料,并与聚氯乙烯共混后,对聚氯乙烯的抗冲击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处理纳米SiO2,并用FTIR、ζ-电势、TG、TEM对纳米SiO2的修饰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接枝包覆率随偶联剂MP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pH值为4,MPS/SiO2为50wt%,时间为90min时,纳米SiO2表面MPS的接枝包覆率达到35.7%;此时纳米SiO2粒子在乙醇中分散均匀。 分别以未修饰的SiO2、MPS-SiO2和APS-SiO2为核,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SiO2/ACR复合乳胶粒子。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原料配比和工艺条件,研究了影响乳液聚合及乳胶粒结构的因素,结果表明,当以未修饰的SiO2、APS-SiO2为核,合成的乳胶粒结构呈现非正常核-壳结构,放置稳定性差,有凝胶现象;当MPS-SiO2为核时,复合胶乳TEM照片显示,粒子呈现规整的核-壳结构,放置稳定性好;破乳烘干后,复合乳胶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效果优于未修饰的SiO和APS-SiO2为核的复合乳胶粒子。纳米粒子表面性质、复合乳胶粒子的尺寸及其分布、纳米SiO2-聚合物之间的粘接状态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当BA/MMA=60/40,SiO2/monomer=20/100,100份PVC中加入6份MPS-SiO2/ACR时,冲击强度提高3倍,而且拉伸强度仅下降4%;同纯PVC的流动性相比,核壳乳胶粒子的加入,使复合树脂的流动性能得到改善。 采用离心分离方法将乳液中的MPS-SiO2(L)/ACR复合乳胶粒子与自成核的ACR胶乳粒子进行分离,并用FTIR、TGA表征了分离产物,定量计算了纳米粒子表面的接枝效率,这对于直接采用修饰后纳米粒子与一定比例ACR混合,提高PVC冲击强度的同时,降低成本、简化工艺流程,提出了新的思路,此项研究未见文献报道;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以大粒径的纳米SiO2为核制备的乳胶粒子对PVC的增强效果比小粒径的更为明显;而冲击强度的改善效果较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无机-有机复合固态光功能材料及相关器件研究是当今材料和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稳态荧光光谱、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以及综合激光性能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渗氮技术对冷轧钛合金TC4进行渗氮,研究400℃渗氮后组织结构和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等离子渗氮后的组织进行观察,通过维氏显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温度敏感壳聚糖(CS)-接枝-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月桂酸乙烯酯(VL)共聚物(PNVLCS)的制备,及其与DNA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的性质以及此复合物介导的基因转染,主
保险金信托是近年来国内热门的话题.随着财富的积累及日益迫切的传承需求,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了解并运用信托工具.保险金信托因融合了信托与保险的各自优势,格外引人注目.在
期刊
最近两年来,信托业在谋求转型发展时遭遇了严峻的压力考验.在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七个季度里,信托资产规模连续收缩,累计下降16%;风险资产规模加快上升,累计增长2.5倍.这些关
期刊
碳化硼具有低密度、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装甲材料、切割研磨材料、耐酸碱侵蚀材料等领域。但碳化硼为一种强共价键化合物,致使获得高致密度的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