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产妇产前健康教育方案的的应用效果,为产前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1月~5月在菏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早期妊娠(孕6周)在孕妇学校行连续性产前健康教育的2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在孕妇学校学习卡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奇数组入实验组,偶数组入对照组,两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孕妇学校团体授课的传统产前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产前健康教育模式。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娩自我效能量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疼痛分级标准收集初产妇的资料,测量初产妇孕期体重和新生儿体重,计算初产妇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时间,评估初产妇分娩方式。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方差分析等。结果(1)最终实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00例初产妇完成本次研究。(2)实验组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P<0.05,第二产程和总产程P<0.01),分娩自我效能评分(263.17±47.79 vs248.48±38.66)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127.04±17.66 vs 107.20±19.5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3)两组初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体重增重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互效应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初产妇在孕早期体重增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初产妇在孕中期、孕晚期的体重增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4)两组初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SAS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变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初产妇在干预前和孕中期的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初产妇在孕早期、孕晚期和分娩后24h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5)两组初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SDS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变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初产妇在干预前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初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分娩后72h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6)实验组正常体重新生儿的出生率高于对照组(χ~2=6.61,P<0.05)。(7)实验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χ~2=15.93,P<0.01)。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产妇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孕期增重,缓解初产妇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缩短第一、第二及总产程时间,减轻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分娩疼痛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正常体重体重新生儿的出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