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带石斑鱼台湾群体核苷酸多样度和单倍型多样度均高于广东群体的相应指数,其中核苷酸多样度前者约是后者的3倍,台湾群体简约信息位点有4个,而广东群体仅有2个,这表明台湾群体遗传多态性较广东群体丰富,多样性水平高于广东群体.这可能与广东海域石斑鱼栖息地被破坏和过度捕捞有关,相比台湾海域良好的栖息地,广东近海斜带石斑鱼野生资源损失较大.斜带石斑鱼2个群体的序列相比其他鱼类线粒体DNA核苷酸多样度极低(x=0.00278),单倍型多样度也低于平均值.2个群体序列差异度为o.5﹪,不仅远低于石斑鱼种间平均序列差异度(5.6﹪),而且也远低于斜带石斑鱼与其近缘种点带石斑鱼的平均序列差异度(3.3﹪).上述数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沿海斜带石斑鱼群体在近期经历了一个瓶颈效应,群体单倍型数量缩减剧烈所造成.
群体TAJIMA D值中性检验不显著,说明斜带石斑核苷酸序列的变化符合中性突变.中性突变是指这种突变对生物体适合度没有影响,因而自然选择对他们不起作用.根据Kimura分子进化中性学说(Natu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物种的进化主要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进行随机的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的结果,而与选择无关;Fs测验也证明斜带石斑鱼在过去没有出现过群体扩张.
海洋动物不同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与许多因素有关,地理间隔、生活环境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分化程度,而海流输送、洄游习性以及人为影响则有可能通过增加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小群体间的遗传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