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头痛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痛之论源于《素问·风论篇》。就其病名而有“脑风”、“首风”、“头风”之名,《素问·风论篇》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素问·五脏生成篇》云:“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内经》之于头痛病因,论及风、寒、湿、热之邪内侵,五脏功能失调,皆可导致头痛。后世医家对头痛之论又多有发挥。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内伤头痛始自李东垣。《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曰:“内证头痛有时而作,有时而止;外感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入里实方罢,此又内外证之不同者也。”这一论点的提出,使头痛的辨证施治,从理论到实践,渐趋完备。李东垣根据发病及临床表现分为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厥逆头痛,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及少阴头痛,还根据头痛异同而分经遣药。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痛》中又补充了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他提出:“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有可下者。”又提出:头风“属痰者多,有热有风有血虚。有左属风,……属血虚,……在右属痰”之说,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各家论述之多,不胜枚举。然而,对于头痛的病因、病机、证治的系统论述,则首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其所论头痛之因机证治乃诸论之始,所论治疗头痛之方剂乃众方之祖,时至今日,仍为治疗头痛之有效良方。头痛可见于西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内科常见之头痛,可见于感染性发热性疾病、高血压、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偏头痛等疾病中,均可参照中医头痛证辨证施治。国际上新分类的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慢性阵发性头痛等疾病。《伤寒杂病论》对头痛辨证用方有较为全面的论述与认识,对此若有足够的认识与理解,则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审察仲景论头痛病因既有内伤又有外感,内伤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寒证,热证,以及瘀血,痰饮等病理;外感有风寒,风热,寒湿等不同;更有内伤与外感或内伤相兼的病理病证。本论文在追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治疗头痛之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病证、治法、鉴别以及现代临证验案等各个方面,对《伤寒杂病论》辨治头痛证治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第一部分论述了头痛的起源,头痛的病名与由来及其头痛的定义和范围。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伤寒杂病论》辨治头痛的理论渊源。文章追溯了《内经》对头痛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以及头痛治疗原则的认识。《伤寒杂病论》在《内经》治疗头痛理论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展,将治则治法应用于具体病证之中。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伤寒杂病论》辨治头痛的证治规律,将头痛辨治分为六经辨证和杂病辨证两个部分加以论述。第四部分是《伤寒杂病论》辨治头痛的方法研究作简要论述。第五部分则将《伤寒论》中头痛的证治以及症状加以鉴别。第六部分简要探讨了后世医家在治疗头痛方面对《伤寒论》的补充和发挥。论文最后选取了部分近现代名老中医学家和学者运用仲景方临证辨治头痛验案,这些验案从临证角度验证了《伤寒杂病论》辨治头痛的广泛应用和治疗头痛方药的确切疗效。本文主要从《伤寒杂病论》原文的角度,论述《伤寒杂病论》中头痛的证治。这部分内容包括:关于头痛的渊源、头痛证的论治规律、头痛的辨治方法、头痛的证治及症状鉴别、仲景方辨治头痛验案。力求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出发,系统地阐述《伤寒杂病论》治疗头痛的证治规律,此外对《伤寒杂病论》中头痛的证治对后世有何启发,后世有何发挥进行了讨论,意在拓宽临床治疗头痛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我们试图检索现有的有关文献,通过文献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α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电子检索C
清代乾隆年间,西北茶马互市演变为茶叶贸易,到咸同时期茶法遂废;陕甘总督左宗棠于同治十一年先从除旧的方面一改恩、杨茶法,继而又于同治十二年从布新的方面二改恩、杨茶法,
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政府制定了《男女雇用均等法》。这是日本第一部以男女平等为基本理念的保护职业女性的法律,它对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促进女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的血流变学、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症状的影响。分
小说的价值在于其"写什么"的独一无二性和"怎样写"的最大发展空间。从解放区的扩展到共和国的建立,新的世界和新的生活使小说面对新的"写什么"的课题,并带来小说自身能写的无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贡献重大、影响深远的语文教育家。在其七十多年的语文教育生涯中,形成了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实践发展
佛教绘画及法舞、法乐是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手段为其信仰服务的宗教艺术。它起源于印度和西藏,伴随着藏传佛教及其寺院的建立,而传入蒙古地区的。由于受到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回顾人类社会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环境资源领域的制度失灵问题,在了解新形势下政府环境管理职
飞机钣金成形工艺的特点决定了钣金制造的知识需求密集性。如何重用“知识”定义钣金零件制造要素“信息”是发展飞机钣金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关键。本文面向飞机钣金数字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