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基于成都市区域教育联盟框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1]中明确指出2020年我国应基本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此,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结合自身圈层特点,以“全域成都”视野深入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均衡发展,成都市在“区域教育联盟”框架下,把教师互动、学生互动、资源共享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新学校联合起来,利用城市优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  为推进成都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借助具体的制度安排,才能真正发挥城乡互动发展的约束、激励作用。当前,成都市主要通过城乡教师互动、城乡学生互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但这三种发展途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对成都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三种互动方式进行创新改造,为成都市乃至全国区(市)县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推进“区域教育联盟”、助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是其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
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市经济发展新的工作增长极,市委、市政府对两江新区提出“10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和‘再造一个重庆经济’、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
期刊
在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我国农村的大量土地被征用,但是由于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社会保障缺失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