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情爱阶段,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热恋期,这一阶段的个体对爱恋对象怀有强烈的不可自拔的激情体验。以往研究结果和生活经历提示我们,处于激情爱阶段的个体似乎有着与平时不同的认知重评效力。爱情的“共有应答性”理论认为,恋爱关系中的个体将得到来自伴侣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而通过社会基线理论可知,社会支持的获得将有助于认知资源的节约。因此,处于激情爱阶段的个体很有可能在这一亲密关系中受益,节约出相对于单身人群更多的认知资源,以运用到认知任务,如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任务中去。Schneiderman等人邀请热恋被试和单身被试观看了四个情绪视频片段,发现单身被试在观看与爱情有关的负性片段时,其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RSA)水平相对于基线时产生了显著降低,而热恋组被试中并没有出现这一现象。RSA这一指标受到迷走神经调节,其水平的降低与压力体验和抑郁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处于热恋关系中的个体可能相对于单身个体有着更优的迷走神经控制性,促进了其自动化情绪反应。但以上研究仅要求被试对情绪片段进行被动观看,并未涉及直接的情绪调节任务,其结果不能推广到认知重评的表现差异中去。因此,本论文开展研究一,运用直接的认知重评任务来探讨激情爱对个体有意识认知重评的影响。 研究一招募了采用了76名来自西南大学的大学生参加有偿实验,其中单身被试40人,热恋被试36人,将两类人群随机分为自由观看的控制组和认知重评实验组。实验材料是经预实验标准化的四个情绪视频片段,分别诱发被试与爱情有关的正性情绪、与爱情无关的正性情绪、与爱情有关的负性情绪,以及与爱情无关的负性情绪。控制组被试被要求对以上四个片段进行自由观看,而认知重评组被试则要求在观影过程中对情绪进行认知重评调节,并记录所有被试在基线状态下和观影过程中的主观情绪体验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指标。HRV指标受迷走神经调节,其水平的下降往往与压力、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关,而有效的认知重评可使HRV水平上升。研究的分析以实验任务下的HRV水平与基线休息状态下的HRV水平之差为核心指标,预期热恋被试在自由观看和认知重评条件下都将表现出比单身被试显著更高的HRV效应量。分析发现,热恋组被试在自由观看条件下有着比单身被试显著更高的HRV效应,而这一差异并未受到影片情绪类别,以及片段与爱情的相关性影响。这一结果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即热恋被试在对情绪片段进行自由观看时有着比单身被试更优的自动化情绪反应。更重要的是,当要求被试对负性片段进行认知重评时,本研究发现了显著的热恋与否效应,热恋被试的HRV效应量显著高于单身被试。这一结果说明热恋被试在负性情绪的认知重评任务下表现出比单身被试显著更好的生理效应,激情爱促进了个体的有意识认知重评效果。 然而,仅通过研究一无法确定激情爱对认知重评这一影响的特异性。因此,本论文开展了研究二,考察激情爱对个体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的影响,并将其结果与认知重评进行对比,从而探讨激情爱促进认知重评调节的特异性。爱情的“共有应答性”理论指出,恋爱中的个体通常会在这一亲密关系中受到情绪表达的鼓励,不愿隐藏自身情绪状态。而Marazziti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热恋人群与未接受药物治疗的强迫症患者相似,其血小板中的5-羟色胺(5-HT)载体含量显著低于单身被试。5-HT的活动与行为调节有着密切联系,其水平的减弱可能导致热恋人群行为控制能力的降低,最终在行为控制任务,如表达抑制中出现比单身人群较差的表现。 研究二在进一步利用研究一中控制组被试数据的基础上,补充招募了40名被试,其中单身被试21人,热恋被试19人。实验材料和程序与研究一相似,不同的是,所有被试在研究二中均只用完成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任务。我们预期,热恋组被试在表达抑制任务下将表现出比单身被试显著更低的HRV效应。结果显示,当要求被试进行表达抑制任务时,热恋组被试在于爱情无关的正性情绪、与爱情有关的负性情绪,以及与爱情无关的负性情绪上都表现出比单身被试显著更低的HRV效应。这一结果说明,当对以上几种情绪进行表达抑制时,热恋人群产生了比单身人群更差的生理效应,提示激情爱不仅没有促进,甚至还阻碍了个体的表达抑制效力。 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结果共同提示,激情爱对有意识情绪调节的促进作用仅发生在认知重评上,而在表达抑制上则表现为阻碍作用。因此,生活中我们也许应该鼓励热恋群体更多的使用认知重评,而不是表达抑制对自身情绪进行调节,维护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