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8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兴起一浪高过一浪的革命运动,同时也产生了支撑革命斗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其精神文化成果。从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获得优势算起,革命文化主导中国近百年,1940年毛泽东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直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理论上才有了根本转变。当和谐文化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后,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影响的革命文化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学术价值就日益凸现出来。近现代中国革命文化,是以革命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斗争哲学为理论依据,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革命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革命文化是民族争独立,人民求解放,社会要进步的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的内容包括革命的思想理论、革命的宣传教育、革命文化的队伍建设等。近现代中国的革命文化展现出群众性、斗争性、民族性和理想性的特征。近现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化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思想,三民主义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具有理论基础意义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形态更替理论,毛泽东思想,尤其是实践论和矛盾论成为指导思想和哲学依据。革命文化既从西方也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侵略和剥削,人民生活的极端贫困成为中国革命文化的现实条件。近现代中国革命文化,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有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和不完全意义上的农民阶级反帝或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还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革命文化的惯性延展时期。近现代中国革命文化在形成、发展、繁荣和延续的过程中,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领、激励、推动了革命事业的进步,留下了许多有积极意义的内涵丰富的先进经验。也留下一些理论认识、转变时机、斗争方式上的挫折和教训。
其他文献
城市道路和公路形成的道路运输业发展迅猛,在90年代左右建成的高速公路也已陆续进入大、中修期,未来道路建设的材料资源面临着短缺的局面,而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的研究与推
2010年,从张家港市神园葡萄园科技有限公司引进魏可葡萄,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进行试栽,特别是嫁接到抗砧3号砧木上后,该品种生长健壮、抗性增强、品质优、丰产,综合性状表现优
第一章研究的是侵权法上连带责任的产生根据。连带责任是一种对权利人保护极为周密,但同时对侵权人而言又是十分严历的制度。适用时既任意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适用范围,于前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推手,引起了诸多国家的重视和关注。在社区教育推展模式方面,英、美、日等发达国家作为社区教育的先行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和教学手段来优化历史教学,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神内一科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