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映真小说的创伤性回忆书写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g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映真以其左翼作家和理论家的身份在台湾文学界占有极为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并一直以小说创作作为“文以载道”的重要渠道;其小说所涵盖的丰富且深刻的历史内容也呈现出陈映真对整个台湾社会变迁的理性思考:对日本殖民的审视、对“二·二八事件”和肃清运动的回顾、以及对新殖民经济的反思和对民族分离主义的批判等。目前学界对陈映真的研究集中在左翼传统、社会学、殖民主义等方面,其中也涉猎到苦难叙事、死亡主题等内容,但对一直贯穿在其创作之中的“创伤性回忆书写”未能做出系统的研究,因而,本文即以陈映真小说的“创伤性回忆书写”为研究对象,以此探究陈映真这一书写的意图及其文学价值。本文首先对陈映真小说中出现的创伤性回忆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从创伤性回忆的触发点和创伤性事件出发,对创伤性回忆的题材类型进行归类与总结,并进一步探究主人公的命运不济与创伤性回忆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其次围绕创伤性回忆的人物形象展开论述,从人物的身份、所处时代及其所回忆的事件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其主题意蕴——文本中所呈现的个人创伤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集体、民族、国家的创伤。论文第三章重点探讨文本中创伤性回忆的叙述方式,记忆进入文本的关键在于通过谁的叙述、何种叙述方式来连接过去与现实,使过去在回忆中呈现的同时,又把已发生的过去放置进“此时此在”的当下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文本张力,并由此呈现出时间、空间裂缝以及时空裂缝所带来的心灵创伤。论文最后一章将陈映真的小说放入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之下进行考察,试图探讨创伤性回忆的书写意义,一方面在于对战争、整肃运动等苦难历史进行记录与审视,借此唤醒台湾普遍缺乏的反省精神和民族意识,表达出对民族和解的期许;二是对台湾消费社会的现状进行批判性思考,揭露台湾隐匿的殖民体系和大众消费社会下人的异化现象,并通过历史/当下的对比来突显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困境,最终起到拯救精神荒原、警醒人心的效用。
其他文献
企业自主创新是实现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实现江苏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江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
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借助数学实验积累活动经验,渗透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充分关注学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
研究中日战争文学,我们长期冷落了作为中国文学一支的台湾文学.比较海峡两岸对中日战争的书写,可以透视出两岸对这场战争相同或不同的理解,对日本侵略者相同或不同的感受.一
<正> 德国人对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小说的研究始于何时,没有考证过。但据我所知,至少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有一位伟大的德国人研究过中国文学,这个人就是德国大诗人歌德。歌德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泄露事件频出,保证人们的信息安全就显得愈发重要。加密算法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硬件加密由于其抗攻击强,资源消耗较少、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中,与样品发生弹性散射的高能电子可补用于成像和产生选区电子衍射(SAED),它们能提供关于样品结构的重要信息。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由于它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因而可
合适成年人(Appropriate Adult)到场制度制度起源于英国,是解决法定代理不能到场参与讯(询)问的替代性措施,对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于2003年引介入我国并植根
本文对中韩惯用语的概念、分类、语义与表现形态进行了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总结出中韩惯用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提出了在惯用语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目前,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学习小组建构不科学,学习过程缺乏监控,学习评价缺乏可操作性。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