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对腹腔镜手术患儿术中脑氧饱和度、气道压、血气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评价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共60例,ASA分级Ⅱ级,年龄14岁,体重正常范围内,且预计手术时间35h。随机将患儿分为常规通气组(R组)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组(P组),每组30人。术中以动脉血气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对呼吸压力进行调节,维持非气腹状态下两组PaCO2均为3545 mmHg,气腹状态下R组的PaCO2为3545 mmHg,P组的PaCO2为4555mmHg。记录患儿麻醉前(T0)、气腹前(T1)、气腹30min(T2)、术毕(T3)4个时刻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体温(T)、脉氧饱和度(SpO2)、脑氧饱和度(rSO2)。在T1、T2、T3采取患儿的动脉血气并记录气道平台压。于恢复室苏醒拔管后10min内由同一护士按照PAED量表评价术后躁动。记录患儿24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的人口统计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气腹压力、出血量、尿量、输入晶体及胶体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T0T3的HR、SBP、DBP、MAP、SpO2、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及T3时刻两组的气道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两组的气道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1及T3时刻的两组患儿的pH、Hct、PaO2、PaCO2、HCO3-及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两组患儿的pH、PaCO2、HCO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比较时,仅T2时P组和R组rS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1T3的rSO2与基础值T0进行组内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可起到肺保护和改善脑氧饱和度作用,同时不引起机体缺氧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为安全可行的通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