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异化与自由求索——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批判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主义时代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使人类生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类进入到“技术时代”,与技术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而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对应的技术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富足的生活,成为人类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却使人类面临困境,成为压抑和限制自由的毁灭力量。现代社会的这种技术理性特点,使技术走向了异化,吞没着人类自由。  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社会批判理论家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他在继承和发展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人本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现状的分析,揭示了技术异化对人的自由控制的加强。他深刻的揭露了发达工业社会技术异化的现状,并分析现代人自由丧失是源于对技术的无批判的运用和信任。他将理论落脚点放在探究现代人的自由解放出路之上,马尔库塞的解放路径是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探索一条以艺术审美为引导文明解放之路。不可否认,马尔库塞的理论建构及其解放方案存在理论缺陷和逻辑矛盾,尤其缺失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批判的锐度和深意。但是,哲人已逝,21世纪初回过头来反思,仍然可以发现其理论无论是对二战后那段资本主义高歌猛进时期,还是对当今全球化时代都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而本文旨在从马尔库塞技术异化批判理论的分析与反思中,解析其批判理论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历经30多年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今中国社会,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重大变革,利用技术创新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对当下中国造成的异化现象已显露端倪。因此,马尔库塞技术异化批判理论对正确认识科技与人的关系,以及防止技术异化的影响是宝贵的经验和重要的警示。
其他文献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而《管子》一书,学界普遍认为是稷下学者们托其名所著,是一本大百科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多年来,学者们已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