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煤进行自然风化得到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煤,详细研究了风化作用对煤泥工业性质、粒度组成、密度分布、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可浮性的影响,探讨了风化作用导致煤泥可浮性降低的原因,并分别采用表面打磨处理和磨矿处理对风化煤进行可浮性改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原煤和风化煤的工业分析、粒度组成、密度分布发现:经风化作用,煤泥灰分增加,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降低;煤的粒度组成基本不变,但各粒级灰分增加;风化作用对密度分布影响显著,但可选性变化较小。其次,从原煤和风化煤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发现:风化作用使煤粒表面粗糙程度增加,裂隙、沟壑数量增多,并粘附大量粘土类矿物质;煤粒表面C含量降低,O含量明显增加,亲水性含氧官能团(C-O、C=O、O=C-O)含量显著增加,疏水性烃类基团减少;同时接触角减小,疏水性降低。浮选试验表明:风化作用使煤泥浮选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明显减小,可浮性显著降低。然后,通过表面打磨对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煤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探索定子与转子间距、矿浆浓度、打磨次数对风化煤可浮性的改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表面打磨,风化煤粒度减小幅度较小,但可以有效改善轻度风化煤可浮性。表面打磨处理后,轻度风化煤浮选精煤产率与可燃体回收率已接近原煤浮选水平,精煤灰分稍微增加;但重度风化煤经表面打磨处理后,浮选精煤产率与可燃体回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并且精煤灰分较高。最后,采用磨矿方法对重度风化煤进行进一步可浮性改善处理,分析了磨机给矿量、矿浆浓度、磨矿时间对重度风化煤粒度组成和浮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磨矿处理使重度风化煤粒度大幅度减小,可浮性得到有效改善。经磨矿处理,重度风化煤浮选精煤产率提高了30.59%,可燃体回收率增加了34.52%。面对当前能源紧张、资源环境日益突出等问题,论文分析了风化作用导致煤泥可浮性降低的原因,并分别采用表面打磨和磨矿方法改善风化煤泥可浮性,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这对我国风化煤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