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农村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无论在区域竞争条件还是自组织能力方面都远不如城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成为了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桎梏,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非常大的国家,不同地区对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途径。资源富集区作为一类特殊区域,也应从其二元结构的特殊性出发探索二元结构的转换途径。本文以陕西榆林资源富集区为案例,通过对榆林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现状、特点和成因以及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所具备的条件和存在困难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榆林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总体思路和实现机制,并对榆林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全文共由五部分组成,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除导论部分外,第一章,主要介绍基础理论及二元结构测度相关指标,涉及到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理论基础的阐述。第二章,通过分析榆林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从资源富集区的角度出发,探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主要是资源开发加剧城乡结构的二元性以及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地区呈现双重二元结构。挖掘地区二元结构的形成原因,包括生态环境恶劣、资源税制不合理、产业结构失衡、城镇化水平低以及农村教育改革滞后五个方而。第三章,对榆林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性及存在困难进行探讨。通过二元经济结构对榆林发展的消极影响和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具备的条件这两方面分析二元结构转换的必然性,并从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三次产业比重失调、地方财政支持较弱等方而分析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存在的困难。最后一章,主要基于前面几章的分析,提出榆林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总体思路,突出表现在推动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推进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大力发展非资源型经济三个方而。从制度创新、结构转换和城市化三方面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现机制进行研究。结合榆林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特征以及转换实现机制,提出榆林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具体对策。本文的研究对加快榆林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西部类似资源富集区域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