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分析和评价,认为呼和浩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主要原因是由于植被覆盖降低、原建群种消失引起的,其中人类的经济活动盲目扩大耕地、粗放经营、过度放牧、乱垦滥牧是主要原因。用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标分析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用主成分法分析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认为黄土丘陵区、风沙区为强度脆弱区,引起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子:社会因素为人口密度大,群众生活贫困;环境自然因素是暴雨和植被覆盖率低。传统的农业、牧业经营方式造成天然植被破坏,地表缺乏保护,形成灾害。实践证明,提高植被覆盖率可有效地防治降雨形成径流、可很好地防治大风危害。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护天然植被是呼和浩特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根据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示范的经验,提出呼和浩特地区半干旱大青山易修复区生态环境修复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