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范”修订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是图书馆建筑设计强制性行业标准,然而在“规范”颁布实施的近十年来,其中一些术语和相关的技术条文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本文基于“规范”修订的研究背景下,从宏观到微观多层面剖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建筑的存在状态;并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据比较、案例调查等多种研究方式,对公共图书馆发展进程中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审视我国公共图书馆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公共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方向作出理性的预测。力求为“规范”的修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对图书馆建筑的设计者和图书馆的管理者有所启发。 本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阐述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建立基本的认识;第二章从调查分析的角度展示开放化、多元化发展中的公共图书馆的特点,并运用图片展示、数据对比等多种分析方法对产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章从自上而下的角度详细剖析公共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方法、规划选址模式和功能空间组织,并结合大量的图书馆建筑范例予以论述;第四章从自下而上的角度详细阐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筑外环境评估和功能空间的使用,并结合大量的调查结论予以分析;第五章总结分析和研究的成果,对我国图书馆建筑规范的修订提出一些建议,并表明对当今公共图书馆建筑的研究应始终处于一个动态、互动的研究体系中。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不少城市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大量工厂停产或撤离市区,留下废弃的厂房和设备。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对这些旧工业建筑场所的重塑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
我国的区域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低水平的均衡发展、以“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为核心的非均衡发展,现在已进入了由“科学发展观”引领的区域协调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绿色循环产业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我国的传统产业带来了诸多负面的环境影响,如全国范围内的城市雾霾
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的最有成效的区域规划的组织方式是城镇体系规划,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的资源,合理布置基础设施。济宁区域整体综合实力具有强大竞争力,可是并
1843年11月,上海正式开埠。从此,由外商创设的近代工业开始进入上海。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上海近代工业在企业数量、技术装备、工厂管理等方面都在全国确立了优势地位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假日经济的兴起,旅游产业的发展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它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新增长点。各
历史建筑是生活记忆的载体,见证着沧桑岁月里的变迁,承载着一代代的情感和记忆。可以说,历史建筑是活着的历史。阿道夫·罗西曾说“住宅的研究可能是研究城市的一种好方法”。(
近些年,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而青岛的建筑节能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为题,如没有对
在全球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历史环境的保护面临着挑战,在现代文明落脚的地方,传统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文化遗存在推土机的行进过程中消失殆尽。城市
柱廊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建筑元素,它以丰富多彩的形态存在于各类建筑、建筑群以及城市空间中。论文选择城市广场上的柱廊作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实例为基础,以柱廊在城市形态和城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