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课程”应运而生。这一崭新的教学方式,具有短小精悍、主题鲜明、情景真实的特点,它独特的教学理念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微课程还属于新生事物,在国内对于微课程的研究寥寥无几,是集实验性、实践性、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程将课本中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但是,目前微课程在生物学科的应用研究更为稀薄。因此,研究“微课程”在生物学科的课堂应用,探究微课程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模式,从而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及教师访谈法对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二生物进行学情调查,总结了目前高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微课程案例设计,以期解决目前高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解读大量有关微课程的国内外文献及期刊,总结了微课程这一新型的教育理念所支撑的理论依据及微课程的突出特征,为后期微课程的应用研究做准备。通过实例研究法进行案例实施设计,对实验对象统一、依次进行两组实验,每组实验结束后,都有相应的知识能力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比,两组实验数据都证实了微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有效提高生物课堂。在案例实施结束后,关于微课程的应用效果方面,再次对实验对象及任课教师进行调查、访谈,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微课程在课堂教学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解决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学习辅导的问题,学生喜爱这种新型、简捷的教学方式。本研究证实了微课程在高中生物课堂所带来的价值及意义,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本研究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运用微课程促进课堂的繁荣发展,促使学生思维及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