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发展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88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闻宣传重新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彻底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桎梏,回归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方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报业不但一步步走向市场,而且开始形成报刊产业。90年代以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报刊产业化的成熟,报业集团异军突起,成为最具活力的一种形态。我国加入WTO后,报刊产业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新的环境,勇于开拓进取,融入全球文化生产与服务体系,进一步激活了自身竞争力。  本文在第一章系统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经济发展的历程。把我国报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属于新闻改革的起步阶段;1992年至2001年我国加入WTO为新闻改革的深化阶段;此后进入新闻改革的数字化阶段。这样划分是根据不同的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而确定的。  第二章探讨了中国报业的现状及特点。我国报业当前的生存状况,特别是在网络媒体发展方兴未艾之际,报业发展所展示的种种不确定因素。中国报业的现状是由数次变革所带来的,同时还将继续变革下去。  第三章探讨了中国报业的现实困境。主要源于当前新媒体的竞争。历史上出现的新型大众传播媒介都给先前的常规大众传播媒介带来生存危机,但旧媒介在竞争中都生存下来了,而且在市场中始终占据着一定的份额。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传统媒体往往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变脸”,最终学会适应新的环境。  第四章是中国报业的前景展望。总的来说,虽然近年来各种新媒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报纸在更为有序的媒体竞争中,仍然顺利发展。随着我国教育程度的提高,报纸这种严肃性较高的媒介读者应该成上升趋势。事实上中国报业当前的发展证明了报业的前景并非一片萧条,不少报纸或报业集团迎难而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艳阳天。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