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学熙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奠基人、民族资本集团的先驱者。他毕生致力于兴办实业,大力提倡“国非富不强,富非工不张”,先后创办了近20个大型近代企业,经营范围涉及煤炭、水泥、纺织、机械、金融、保险和社会公益等诸多行业,成为近代北方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和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周氏实业集团改变了近代社会生产关系的格局,带动了民族工业的兴起,形成了京津冀在近代经济的主导地位,直接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中国近代抵御外侮的经济实力。周氏实业集团是在政局动荡、经济落后、饱受欺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生存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奇迹,不能不引起后人的瞩目。对此,学术界认为周学熙的成功之处除了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起了决定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周学熙本人具备清晰的经营理念和超常的管理手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周学熙经营管理思想的渊源及经营方式,探讨其经营管理思想的得与失,为当今企业经营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第一部分,主要着眼周学熙所处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和家庭环境,对孕育和影响周氏经营管理思想的因素加以分析,初次系统地提出了周氏经营管理思想的形成渊源。周学熙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成功与其家庭的影响有重要关系,其父周馥在官场的援引铺路为其走向政界和商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袁世凯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为周学熙走向成功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周学熙本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促使周学熙经营管理好企业的内在动力。文章第二部分,通过重点分析周学熙创办近代大型企业的实践活动,梳理周学熙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特点,进而探索其经营管理企业的内在规律。周学熙在企业经营方面非常重视资本的筹集和利润的资本化,其目的主要是为实现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强调人员的选用与培养是周学熙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又一重要特点,周学熙认为技术人员是一个企业成功的“软条件”,为此,他不惜重金聘用外籍技术人员,并通过创办学校培养本国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企业生产和运作过程中,周学熙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机器设备,为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周学熙运用现代化管理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逐渐摸索增加企业利润的有效途径。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对周学熙的经营管理思想进行了评价和总结,并简要综述了周氏经营管理思想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指导意义。周学熙的爱国情怀、重视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以及强调学、研、产相结合等方面的思想直到今天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