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_h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信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不仅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及缓解贫困问题。随着小额信贷业务的逐步发展,其面临的问题也不断突出,业务的可持续性备受质疑。   本文从我国农信社小额信贷实际出发,概括了农信社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和概况,并以广东省农信社为例,分别从覆盖面、经营效益、资产质量三方面对农信社小额信贷业务开展绩效评价,分析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程度。结果显示,当前农信社小额信贷业务在覆盖面、资产质量、经营效益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农信社的小额信贷业务,更多是作为一项政策性业务来执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次,从小额信贷业务财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出发,从理论方面分析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以广东省农信社业务数据为例,创新地对以上因素开展实证分析,揭示了利率、经营管理费、贷款拖欠率等对小额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最后,在肯定农信社开展小额信贷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农信社小额信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农信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并实现其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实际上,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只要产品和制度设计得当,就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促进农信社小额信贷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政策激励,完善配套机制建设。另一方面,农信社应积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同时更新观念,树立小额信贷的品牌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中西方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三十年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但同时也呈现出区域非均衡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
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稳步增长带来了社会财富总量的迅速增加和个人财富的高度集中,已逐步形成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群。同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汇率制度的改革等因素都为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