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资本市场上市企业数量的急剧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各地掀起的IPO热潮。特别是2005年以来,很多地方政府甚至将其作为重点的政绩工程,纷纷成立推动企业上市的金融办或上市办等政府机构。那么,除了地方本身的经济发展、产业特征等区域禀赋因素之外,一个地区的政治资源与各地市的IPO热潮又存在怎样的关联?官员政绩背后的上市业绩又会如何?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所在。 我国是一个官本位社会,除了企业家自身具有政治关联外,政治资源也表现为隐性的政治关联,对于这种隐性政治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讲究人情关系的中国社会更具意义。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出衡量地区政治资源的政治能量指数(Political Power Index,PPI),并以2006年至2012年6月间所有申请上市的企业为样本,首先研究政治资源对地市企业上市通过率的影响。其次,考察这些通过上市审核的企业是否在上市后出现业绩逆转。最后,本文又进一步研究了地市的IPO热潮对于一个地区的官员政绩及政治晋升是否具有推动作用。 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地区政治能量对于所在地企业的IPO通过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也同样意味着有些资质不佳的企业可能会进行业绩包装,间接利用政治关联而顺利实现上市;这些通过审核的企业在随后便出现业绩逆转,在上市6个月后业绩开始下滑,表明了官员政绩提升的同时却是公司上市业绩的下滑。同时,本文对样本区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进行检验,得出地区政治能量对于非国有企业的IPO通过率影响更为明显,并且其上市后也更容易发生业绩逆转。在文章最后,本文又验证了地方IPO热潮提高了官员政绩,有助于当地官员实现政治晋升。 本文的主要意义和创新在于:首先,手工搜集官员资料,构建出反映我国地市政治资源的政治能量指数,这有区别于国内大多数学者以企业家具有政府背景来度量政治关联,从人际层面上升到地区层面,从直接政治关联引申到间接政治关联;其次,以往研究大多关注于宏观的经济发展即GDP的增长来衡量政绩表现,而本文从地市IPO热潮角度来研究官员的政治晋升,为后续学术界研究经济增长与官员晋升提供新的解读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