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加固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jie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主要论述了水泥加固土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工程性质及外添剂——粉煤灰对其的影响两个方面的试验研究.在分析水泥土加固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水泥掺入比的水泥土试样进行单轴抗压试验,获得了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最优水泥掺入比的选择,建立了水泥棱柱体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应力-应变全曲线,根据超声波试验的结果,建立了抗压强度与超声汉速之间的统计关系式.此外,还进行了水泥土棱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获得了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为水泥土损伤模型的建立提供了试验依据.同时,对水泥土棱柱体在围压作用眄的受压特性也进行了试验分析.该着经济和实用的原则,结合山西省的地域特点,制定了向水泥土中掺入粉煤灰的配方试验.试验表明,粉煤灰的掺入对水泥土强度的提高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达到了节材增效的目的,具有很好的实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概况,并以此为基础,对高层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静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交错桁架结构体系受力特点的分析,确定了在竖向
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主要特点是整浇混凝土楼面结构的长度与宽度超过规范不设缝的限值要求.该文以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工程二层大面积混凝土楼面结构作为背景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楼
该文基于“钢筋混凝土统一理论”提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并且针对目前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反应分析基本上是对于结构处于弹性状态进行的,编制了三维弹塑性地
该文是按照1995年建设部《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出的"从北方采暖地区开始,从居住建筑开始,节能及改善热环境的要求要逐步提高,至2000年达到采暖居住建筑在1980-1
该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探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节点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四个钢管混凝土钢加强环节点的试验分析,研究和探讨钢管混凝土钢加强环梁
该文作者进行了建筑结构智能化的初步研究,主要的较有创造性的工作有:1.提出了建筑结构智能化的途径,指出了参数辨识、损伤诊断、振动控制与智能化的关系.2.提出了建筑结构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再生粗骨料掺量、再生骨料强化方式、钢纤维掺量以及橡胶颗粒掺量四个配合比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30
该文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分析当前建筑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比较了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明确该文研究重点为结构半主动控制.2.
重庆地区是六度抗震设防区。但是,这一地区存在大量未考虑抗震设计的旧有房屋结构。加之三峡库区的蓄水可能会诱发地震,使库内建筑物面临的地震危险性增大。历史上国内外多次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