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留置8F胸腔引流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及其较24F胸腔引流管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一科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275例,将患者分为8F胸腔引流管组(实验组)和24F胸腔引流管组(对照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分析后,1:1成功匹配患者109对,匹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匹配后两组间的引流天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留置8F胸腔引流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及其较24F胸腔引流管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一科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275例,将患者分为8F胸腔引流管组(实验组)和24F胸腔引流管组(对照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分析后,1:1成功匹配患者109对,匹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匹配后两组间的引流天数、总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及相关术后并发症。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218例患者纳入研究,实验组术后引流天数、总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48h、7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引流管口渗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24h疼痛评分(P=0.420)、皮下气肿(P=0.424)、心律失常(P=0.757)、下呼吸道感染(P=0.775)、肺漏气(P=0.603)、肺不张(P=0.391)、胸内出血引起的二次手术(P=0.15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应用8F胸腔引流管可缩短引流天数,减少总引流量,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有效发现术后“胸腔出血”,是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的引流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监测在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溶栓效果提供临床数据。方法:收集2020年01月-2020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发病4.5h内)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分别记录溶栓前、溶栓后2 h、24 h、7 d QEEG监测的δ、θ、α、β波相对能量值以及相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由专性寄生真菌布氏禾谷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培育并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有效、经济、安全的措施之一。基因推导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的品种或优质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分析,其结果可为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本论文对36个小麦品种(抗源材料或区试品种)进行了抗白粉病基因推导,结果
维持肠黏膜屏障动态平衡对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其功能障碍是机体发生失血性休克后引起远隔器官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的关键环节。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我室前期研究发现,预防性给予SGB治疗可提高失血性休克后大鼠的生存率,并有助于改善肠屏障功能。但是,在休克发生后进行SGB治疗(即SGB后处理)是否能同样发挥对失血性休克的整体干预
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排第三位和第二位,且死亡率不断上升。BRAF基因位于MAPK信号通路RAS基因的下游,其突变90%以上表现为15号外显子第600位密码子突变(V600E)即BRAFV600E突变,且临床预后较差。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通过基因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引起基因可遗传性变化的一门学科。而CpG岛甲
淋巴微循环障碍是休克微循环障碍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休克预后密切相关。前期研究发现,外源补充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淋巴管收缩性,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激动剂可抑制E2的良好作用,ERS在雌激素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淋巴管收缩性中的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阐明。因此,本研究应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
目的:探讨增强CT纹理分析在预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寻找对预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意义较大的特征参数。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治疗的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后经病理证实为腺癌的62位患者的增强CT图像。根据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淋巴结未转移组和转移组两组:未转移组25例,转移组37例。将符合要求的图像导入MATLAB软件,进行纹理参数的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即经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经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上中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哪种入路更具有优越性,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10至2019.10期间
目的:本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基因检测及血小板功能测定,分析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resistance,CR)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关系,为CIS患者提供合理、有效地治疗方案。方法:1.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并收入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IS患者1
目的:探讨治疗前基线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相关代谢参数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经病理确诊为NB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行治疗前基线18F-FDG PET/CT检查的37例患者(男20例,54.1%;女17例,45.9%;中位年龄32(4~96)月)的影像和临床资料。Ⅰ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