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热电厂双碱法烟气脱硫工程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酸雨是困扰全球的环境问题之一。燃煤烟气中的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它们还能引起人体中毒、植物损害、酸雨酸雾等。2006年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1700万吨,由SO<,2>为主所致的酸雨污染危害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约40﹪,全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上千亿元。烟气脱硫是我国当前发展经济、解决环境污染重大任务。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脱硫技术的工艺和我国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对几种成熟的脱硫工艺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某燃煤热电厂的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双碱法脱硫工艺是最适合,并按照双碱法工艺要求进行了工程设计、运行结果分析和技术绎济分析。工程运行结果分析表明:提高液气比、钙硫比、降低吸收温度,控制吸收剂pH值有利于烟气脱硫效率的提高,燃煤含硫量和烟气含氧量的变化对系统脱硫效率影响明显,当液气比为2.3-2.5L/m<3>,钙硫比在1.02-1.1之间,控制pH值在6-8.5,吸收温度在40-50℃时,脱硫效率可达到80﹪以上。整个工程投资约1748万,运行费用约为1.12元/天,每度电成本增加不足1分。该烟气脱硫工程已经通过了当地环保部门的验收,脱硫后排放的烟气可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1996)的要求。 针对脱硫系统的运行状态无整体描述指标和分析工具的问题,在分析运行数据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理论的运行标度分析思想,编写程序,分别以运行班和运行周作为研究单位,对双碱法烟气脱硫系统进行标度分析,成功地观察到系统工作状态的发展趋势信息和识别系统运行方式,并用此评价了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
其他文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期刊
12月20日,中国煤炭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市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名誉会长王显政,中国煤炭学会名誉理事长濮洪九,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梁嘉琨,副会长
期刊
经济发展导致进入河流的污水量剧增,部分城市河流纳污量远远超出其环境容量。佛山水道水体己经遭受磷污染,整体水质劣于Ⅴ类水。本研究以佛山市的城市纳污河流佛山水道为研究对
城市生活污水的再生利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水处理工艺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较难满足以再生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开展序批式实验,研究了在添加地球环境中分布广泛且易获取的几种矿物(碳酸盐、硫酸盐、铁氧化物、硫化物和粘土矿物)的条件下,垃圾渗滤液及单一底物乙酸钠厌氧生物分解过程中CH4、CO2、TOC、总无机碳(TIC)、pH、氧化还原电位及溶液中COD的变化情况,由此分析矿物促进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分解的效果和机制。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率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碳酸盐(
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膜的污染问题是制约MBR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膜的污染在影响膜的性能的同时也会造成膜使用寿命的缩短进而增加水处理的成本。在膜的整个使用过程中,膜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某种手段对膜污染进行防控是非常可行的。因此探讨膜污染的防控手段是MBR工艺的重要研究内容。试验主要对MBR反应器处理钨冶炼废水中膜污染的防控进行研究,探讨采用O3和PAC联用作为防控手段,研究O3和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