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认为权威的核心是权利。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权利主要表现为某种“利益”和“自由”。这就使得权利具有外在赋予性,正是由于这种外在赋予性使中小学教师权威容易受到多方关系的造就与制约,再加上这些权利在运行过程中的偏差,致使中小学教师权威发生异化,并最终导致了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困境。论文共有四个部分:前言:提出中小学教师是否拥有权威的问题。在把中小学教师权威定位为合法性权利的基础上,指出中小学教师权威具有外在赋予性。同时,认为应该把中小学教师权威问题放置到广泛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进而追问中小学教师是否拥有他应该拥有的权威。第一部分:在综合评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起点。划清权威与其相关概念——权力与威信的界限,从而界定权威的概念,分析权威以及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内涵。第二部分:论述中小学教师权威的现状。指出当前中小学教师权威处于困境之中,这种困境是一种“异化”的状态。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中小学教师内在诉求的异化——教师独立自主性的失落;中小学教师现实活动过程的异化——教学过程的权力主义;中小学教师实践客观结果的异化——“人”的缺失。第三部分:探究中小学教师权威困境的成因。指出由于国家权力的过度介入,中小学教师内在诉求得不到体现。同时,由于市场的力量日益渗入,市场按其自身的逻辑影响着中小学教师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于是,在“市场”以及“金钱”主导下,中小学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难以正常进行。除此之外,重实利、重功名传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一直潜在地制约着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客观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