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能否把握“语用”这一语文教学“本然”,对于教师开展语文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是基于“语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语用”指语言文字的运用。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语用”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强调“语用”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进而论述了“语用”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其次,结合教学案例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语用”缺失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有“泛语文”——耕了他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伪语文”——不是语文的语文课;“反语文”——与文本“对着干”以及应试化倾向。这些与语言文字运用无关或者相背离的情况,致使语文课堂教学陷在低效的泥沼里无法自拔。再次,进一步对“语用”缺失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对语文本质的认识不清、多媒体课件的滥用、文本解读的失当以及不合理的评价方式等。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基于“语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分别是:提高“语用”意识,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找准“语用”目标,为课堂教学掌握航向;提取“语用”内容,让课堂教学高效生成;教学程序主线清晰,让课堂教学轻装上阵;明确语言训练形式,使课堂教学简约扎实;遵循“语用”评价,使课堂教学彰显情怀。希望能借此帮助小学语文一线教师解决在“语用”教学中束手无策的问题,不仅从思想上对“语用”教学能够重视起来,而且在行动上能够有效实施和不断探索研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