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o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作为一种毁灭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它的发生往往会给建构筑物带来不同程度的打击,也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今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结构,框架柱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使得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研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框架柱损伤性能的分析研究,得到了地震作用下框架柱的损伤演化规律。采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设计的十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构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分析,得到各个构件的位移及内力变化情况,得出各个构件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分析其抗震性能。本文基于分析现有的国内外单参数、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优缺点,利用损伤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模型中利用构件的最大变形和累积滞回耗能两个破坏参数的线性组合来表达结构的损伤程度,并根据模拟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构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确定了模型的试验参数。将得到的新模型带入已知的相关试验数据和park-Ang模型等经典模型进行对比,以验证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将模拟数据带入本文所提出的地震损伤模型中计算各构件的损伤指标,分析各个因素,即剪跨比、轴压比、混凝土强度对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这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钢筋混凝土结构凭其诸多优势成为当今土木工程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而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剪力墙在抵抗地震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抗震性能的好坏能够决定地震激
工程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和评价结构整体抗震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正确处理试验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关系以及如何由模型反应正确推导原型反应是很关键
部分斜拉桥又称矮塔斜拉桥,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结构受力介于常规斜拉桥和梁式桥之间。因其刚柔相济的受力特性,又具有经济、美观、施工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桥梁设计工
土钉支护作为一种经济可靠、快速简便的支护技术,已成为我国基坑(边坡)支护的主要技术之一。膨胀土在我国面积大、分布广,由于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等特性,在土钉支
柔模是支护体的外壳,施工时作为模板,承载时是支护体的一部分。柔模由纤维材料织造缝制而成,形状一般为封闭的长方体,内充泵注混凝土,用于地下支护领域。柔性模板与刚性模板
电力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而输电塔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电力行业的发展。输电塔的关键部位则是塔身节点,虽然塔身节点的研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
在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墙肢和连梁的连接节点是结构受力体系中的关键部位,而且历次震害结果表明结构的破坏也大多发生于节点区。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
城市主干路是投资大、贷款比例高、建设工期长、投资回收期长、对社会和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基建类项目。开展城市主干路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保证公路的顺利建成、运营和
冰塞在严寒地区冬季河流上经常出现,冰塞的出现对市政取水、通航、河流上的构筑物、水电站的发展和运行等产生不利影响,由冰塞导致的洪水给沿河两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