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多胞金属的实验研究、多尺度分析和耐撞性设计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lu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梯度多胞金属继承了均匀多胞金属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和吸能效果,且由于包含密度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梯度多胞金属通常可以分为连续密度梯度多胞金属和层级密度梯度多胞金属。由于制造技术的限制,目前大部分实验研究选用的试样为层级密度梯度多胞金属,即用具有不同密度的均匀多胞金属热压或粘接而成,无法准确描述梯度多胞金属的力学行为。研究人员转而采用理论分析或有限元分析,如基于冲击波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基于Voronoi技术的有限元分析。此外,研究人员还对梯度多胞金属进行了耐撞性设计研究,但大都是在一系列的密度分布组合或不同的密度梯度中筛选耐撞性能较好的密度分布,并没有充分利用梯度多胞金属的可设计性。本文主要基于Voronoi技术发展了梯度多胞金属的三维细观模型,用以更加准确地开展梯度多胞金属的有限元分析,并且率先提出了基于冲击波模型反向设计梯度分布的耐撞性设计方法,以期实现吸能材料从传统的被动选择过渡到主动设计。用实验方法考察了梯度泡沫铝的基本力学性能。由于难以按照特定密度分布制造闭孔连续梯度多胞金属,先用间接测量的方法估算出选用的梯度泡沫铝试样的密度分布,采用线性拟合得到密度分布的近似表达式,并开展梯度泡沫铝的准静态单轴压缩实验。在实验中发现了试样由胞元较大的一端开始渐近压溃的现象。根据这一现象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推导了压缩载荷-位移关系,并用刚性-理想塑性-锁定(R-PP-L)模型近似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 R-PP-L模型的力学参数。然后,用改造过的霍普金森压杆开展了梯度泡沫铝的动态实验,结合文献中提出的"双应变片"测量法,通过计算得到了试样支撑端的反力;利用高速摄影机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求得子弹的速度历史曲线,发现4组实验的结果吻合得较好。基于应力波理论,建立了质量块撞击梯度多胞杆的冲击波模型,考察了密度梯度对梯度多胞金属抗冲击特性的影响。考虑一系列具有相同平均密度、不同密度梯度且密度分布线性增加的梯度多胞金属杆,推导出了质量块冲击下质量块的速度和波阵面位置对时间的微分方程组,并采用R-PP-L模型的材料参数,利用经典龙格-库塔法对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积分求解。结果表明,密度梯度对梯度多胞金属试样的冲击响应有着很大的影响,并发现存在质量块的减速历史振荡非常小的情形,且此时最大减速度的值最小。对比理论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发现在冲击过程的前期,理论和实验的结果吻合得非常好;随着速度的下降,实验得到的支撑端反力明显大于理论分析结果,而质量块的速度下降比理论分析结果更快。推测其主要原因是R-PP-L模型对于材料特性的模拟较为简化,并未考虑材料的硬化,且压实应变是固定的,影响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基于三维Voronoi技术发展了梯度多胞材料的细观模型并开展力学行为的研究。基于变胞元尺寸法和三维Voronoi技术,构造了一系列具有相同平均密度且密度分布为线性的梯度多胞试样,并通过验证胞元的相对密度和统一修正壁厚的方法得到具有准确密度分布的三维Voronoi模型。然后利用ABAQUS/Explicit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考察梯度多胞结构在准静态压缩下的力学行为和动态冲击下的抗冲击特性和吸能效果。发现梯度多胞试样在准静态压缩下存在应变持续增加应力逐渐增加的阶段,这不同于均匀多胞试样的平台段,从变形图上可以观察到由一端开始逐渐压溃的现象。在动态冲击下,观察到密度梯度对梯度多胞金属的动态力学性能同样有着很大的影响,当梯度多胞金属密度大的一端靠近支撑端时可以更好地保护撞击物,而密度小的一端靠近支撑端时对于支撑端处的结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能量吸收的角度看,密度梯度对梯度多胞金属的能量吸收同样存在较大的影响。提出了根据耐撞性要求反向设计梯度多胞材料的密度梯度的方法。基于冲击载荷的历史曲线,应用非线性塑性冲击波模型,反向推导出了梯度多胞杆的密度分布,并考察冲击力历史为线性变化的耐撞性情形,得到了当冲击力历史分别为恒定、线性增加和线性减少时的密度分布表达式。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设计出的三种密度分布,构建了相应的三维细观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反向设计得到的冲击力响应的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当冲击力历史为恒定或线性增加时,在有限元分析中梯度多胞杆的变形模式与假设的相同,得到的冲击力历史曲线与设定的值吻合得较好;当冲击力历史为线性减少时,冲击过程中试样两端均发生了变形,这和理论分析中的假设冲突,两者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从变形图样中还发现,初始的设计中梯度多胞杆靠近支撑端的一部分材料几乎未发生压溃,即设计是偏保守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法,即通过限制波阵面第一次到达支撑端时靠近支撑端处材料的波后应变来缩短梯度多胞杆的长度。所以,根据耐撞性反向设计梯度多胞材料的密度分布的设计方法能够实现。
其他文献
本论文属光学工程学科,微纳光子学领域。石墨烯,一种呈蜂窝状晶格排列的单原子层二维碳单质材料,其发现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及其衍生材料以其独一无二的物理化
1、重新审视住宅建设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国城乡住宅每年竣工面积达到12-14亿平方米,每年全国城乡住宅投资额超万亿元,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左右.
多孔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特殊的微纳结构,从而拥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机功能分子配位还原是制备形貌与结构可控的贵金属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由于
伴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新型半导体材料的更新换代和加工手段的进步特别是微细加工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固态电子器件在近些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具有体积大
人口老龄化导致了我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各种老龄化问题中,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卧室是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中最重要的空间,本文主要研究老年
本文认为吐鲁番出土67TAM376:02(b)和67TAM376:01(b)号“唐欠田簿”文书中的“四等”和“六等”是户等的另一种记录形式;“上上户”不记为“一等”是为了与“四等”区别;“上
当前人文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物转向”或“非人转向”,即将研究视角投向以往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物”成分,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风景、地方等。对文学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