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风险问题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背景下,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给企业控制和防范风险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市场经济中风险总是存在的,风险不能被消灭但是可以转移,企业控制风险、减小风险的活动,只能采取转移风险的手段,把风险转移给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组织和个人,当然同时要将与风险相对应的可能收益也转移出去。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为这种风险转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那些想要控制和减小风险的企业提供了转移风险的有效手段,所以金融衍生工具在短短的20年中在西方国家得以迅速地发展。当然,金融衍生工具也是很方便的投机工具,风险后面所可能带来的巨额利润是促使风险能够转移的根本动因,有的企业为了追逐这种巨额利润而承担了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可以用来避险,也可以用来投机,所以金融衍生工具本身也可以构成风险源。在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很多空白。笔者引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对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进行研究。首先回顾和总结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历史及背景,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走向及新品种开发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金融衍生资产解释金融原生资产说明衍生运用的广泛性和价值性。针对市场上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偏见,本文从风险管理的三步骤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进行分析。首先从风险识别上说,金融衍生工具表现的风险并非都由其自身属性造成,很大程度上是金融衍生工具运用不当而使损失加大。其次,从风险度量上看,金融衍生工具扩大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外延,使风险得到进一步的分散,本文通过对几种风险度量模型的介绍从量上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再次,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从程序和制度两方面限制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范围,真正使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起到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的作用。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正处于蓄势待发阶段,机会与风险并存,建议有关管理部门能把握时机,适时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风险管理办法,以促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和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自1982年Engle引入条件异方差模型以来,在二十余年得时间里GARCH类模型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同时,对该模型的应用更是广泛到了几乎涉及经济、金融领域中波动、风险研究的各个
从古罗马万神庙发展到现代的英国“伊甸园”穹顶。穹顶的变迁清楚地反映出: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探索的结构形式,应用新的材料,发展和完善新的结构设计,使建筑向着更宏大、更经济
京沪高速公路临沂段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它穿越沂蒙山区腹地,经临沂市沂南、费县等六县区,与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相连,是连接北京至上海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全长169.75公里。从
<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进程日益深化,规模更为宏伟。大河流域的开发,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苏联对伏尔加河水系的综
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地铁基坑的新型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采用无支撑立柱、大跨度、大净空、装配式钢桁架支撑体系,通过设置在围护结构上的竖向导轨、调垂支座结合升降动力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决策层的重视。中小企业对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加就业、鼓励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大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