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全球化不仅给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面对不断增加的全球性经济金融风险,每个政府都意识到单靠自身的力量不可能维持其经济的安全与稳定。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各经济体在经济体制及汇率制度方面的重大缺陷。因此,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为防范货币和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部分东亚经济体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经济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区域内部的协调。 近几年来,经过东亚各界广泛的探讨和协调,东亚地区在区域货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缺乏贸易一体化的基础和政治合作的动力,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稍显迟缓。正当东亚货币合作进展缓慢之时,中国和东盟于2002年10月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不仅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式,也为我们研究东亚的货币合作问题开拓了新的思路。 本文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角度出发,讨论中国和东盟的货币合作问题,具体分为以下四章: 第一章引言,首先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在回顾东亚货币合作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拓展思路提出中国—东盟货币合作的构想; 第二章对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评述,为我们进行中国—东盟货币合作的研究作理论铺垫; 第三章主要结合中国与东盟进行货币合作的政治经济背景,分析中国—东盟货币合作的成本与收益,并与东亚货币合作进行比较; 第四章在反思现有东亚货币合作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为中国—东盟货币合作提出具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