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共享汽车在中国城市内得到快速推广使用。共享汽车在欧美国家盛行已久,很受出行者的青睐,作为一种绿色经济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私家车的购买需求,共享汽车的主要受众是年轻无车群体,年轻无车群体也是潜在的主力购车者,年轻无车族的购车决策将会影响城市汽车保有量。深入研究在中国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共享汽车是否可以使一部分年轻无车族推迟或者放弃购置私家车,将对合理引导潜在购车者的购车决策、促进城市共享汽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6~35岁的使用过共享汽车的年轻无车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在计划行为理论基础上,引入年轻无车族的共享汽车使用体验、感知责任、工具认知等潜变量系统地进行购车决策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关假设并调查问卷,在正式调研后获得有效样本497份;运用传统Logit模型分析个人属性、出行属性等对购车决策的影响,然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检验和模型修正,得到变量间的路径影响效应及荷载重要性,得到各潜变量对年轻无车族购车决策的影响效果;通过多群组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个人属性的子群体对各个潜变量的感知的差异性;最后运用SEM-Logit模型研究共享汽车对年轻无车族购车决策的影响机理。基于以上研究工作,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使用共享汽车的男生人数明显多于女生,使用过共享汽车的无车群体年龄段在21-25岁占比最高,其次是26-30岁。研究对象大都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共享汽车对年轻无车族购车决策影响——按计划购车、推迟购车、放弃购车分别占56.79%、25.93%和17.28%。(2)不考虑潜变量的传统Logit模型的模型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性别、收入、父母是否有车显著影响年轻无车族推迟购车的决策;性别、年龄、婚恋状态、学历对放弃购车的决策影响较为显著。(3)我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潜在变量对年轻无车族购车决策的影响。模型适配度较好,有13个假设得到验证,结构方程模型在统计意义上是可以接受的。各潜变量对年轻无车族购车决策的总效果由大到小依次是对购车的态度、共享汽车使用体验、工具认知、感知责任、主观规范、共享汽车感知易用性。(4)我们从个人属性(职业、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研究不同类别下各潜变量对购车决策的影响,发现不同职业、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的年轻无车群体在购车决策结构模型系数上存在差异性,通过多组别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各潜变量对在校学生、男性、26-30岁年龄组、低学历、高收入的年轻无车族购车决策的影响更加广泛。(5)我们运用传统Logit模型、SEM-Logit对比分析各解释变量对年轻无车族购车决策的影响,发现SEM-Logit模型拟合效度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