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工程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的整合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illusions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EM教育在全球的兴起、美国《新一代K-12科学教育标准》的颁布,为科学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对两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今日的科学教育试图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科学概念。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新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并增加了技术与工程的内容。但考虑到一线教师缺乏工程教学经验,又常常基于教材进行教学,所以笔者试图通过案例展示,为他们进行科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提供思路。研究以“科学与工程在我国小学课堂中的融合”为主题,笔者结合法国做中学项目案例构架和国外优秀科学教育案例活动,通过分析我国课程标准、教材和国外优秀案例,重新设计课程结构、内容和课堂组织,达到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整合。研究主要呈现了两个科学与工程实践结合案例,分别是《热传递》、《植物的茎和叶》。案例《热传递》以“全球变暖,为企鹅建造防热房屋”为中心,分为科学活动和工程活动。科学活动中,学生了解了热传递、热对流、不同材料的隔热性能、怎样有效阻隔热辐射等知识与概念;工程活动中,学生以“为企鹅形冰块建造隔热房屋”为题,经历工程设计的完整流程,了解不同材料的隔热性能、工程实践的各种限制条件、科学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应用,从而加深概念理解。和案例《热传递》类似,《植物的茎和叶》通过“水到了植物的哪些部位?”“红水如何通过茎?”“叶有什么作用?”“建造植物模型”几个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结构和内部运作机能,对植物形成整体的认识。并通过建造植物系统模型,继续深化理解。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案例设计,还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启迪性的建议。通过分析、总结优秀科学教育案例与本论文的设计,笔者给出了科学与工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整合的四点建议,它们分别是:1、为了促进科学与工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融合,应基于课程标准选取科学概念2、在科学为主的活动中加入工程实践,促进科学与工程的整合3、在工程实践环节应用工程设计的完整流程4、选择国外案例进行再设计时,注意将教学媒体本土化、生活化。科学与工程的整合,符合当今融合的课程理念,又有助于学生以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为一线教师提供科学与工程实践在课堂中的整合提供更多思路借鉴与指导。
其他文献
企业要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经营理念,也需要科学技术以及高效率的团队。做好企业文化运营,强大的政工建设必不可少。现阶段企业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任务相当繁重,信息化技术
<正>一、人民币汇率升值无助于解决全球失衡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失衡现象背后的原因比较复
期刊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设计院已不再拥有过去的地域性垄断优势,竞争日趋激励,人才队伍是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
目的:探讨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孕妇营养KAP问卷对200例孕妇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孕妇营养KAP合格率60.4%,孕妇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日趋淡化,民族主义色彩渐趋浓重,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时,网络民族主义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网络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当今
<正> 源远流长却一直不够发达的爱情文学在现代中国演变为一个与前迥异的发达类型,更明确地说,中国现代文学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性爱文学的新范畴或新范型。在这个主题中,广
从元器件失效的原理出发,叙述了分析元器件失效的具体失效模式与引起各种元器件失效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各种元器件测试筛选方法可能引发的元器件失效模式,以及不同
信息的及时性与证券市场的公平密切相关。本文使用报告时滞作为及时性的替代变量,首先运用会计信息质量理论构建了分析报告时滞的理论框架—适量时滞与余量时滞,并在此基础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