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历史是一部纷繁复杂的历史,它包括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历史,整个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人类文明形成发展的历史。但概括起来,冷战结束后,“文明冲突论”在西方国家甚嚣尘上,该观点认为,如同社会上不同人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一定存在差异一样,文明之间的差异也是永恒存在的,并且这种差异将会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因素。然而习近平指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伴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各国的文明交流日益频繁,这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全球性难题给各国的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各文明主体都为解决这些问题出谋划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际大国,必然承担着重要的国际责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这一国际大势,从文明交流的角度来阐述文明观,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明观,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明交流思想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就内容方面来看,习近平的文明观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彰显了文明多样性、文明平等性和文明包容性的理论特征。这一文明观不仅深化了对世界文明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交往理论,还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也对新时代的外交工作、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