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社交媒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青年的人际交往形式产生巨大的变革,青年亲密关系的建构过程也在社交媒体中得到广泛延伸。“媒介即隐喻”,青年在社交媒体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社交的文化景观。因此,本文选择了“一周CP”这一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用户更为年轻化与高知化、青年群体广泛使用的恋爱社交平台,采用个案的方式进行考察;结合民族志研究方法,研究当下青年社交媒体的代表性特点、青年亲密关系的建构过程、特征及社会文化意义。首先,亲密关系的建构过程总体分为线上网恋、线下了解、线上线下结合相处等一共四种类型。整个建构过程可以借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三个层面的新特征:社交网络即社交媒体成为青年建构亲密关系的“姻媒”;作为节点的青年个体,呈现出“缺场”更加主动、追求拥有共性的亲密对象这两大特征;连接了个体的亲密关系,也体现出新形式互动、情感内容描点记录与公开讨论的特性。其次,从传播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深层的社会文化意义:社交媒介为青年个体建构了个人“观展”与“表演”的新空间,使青年在空间里寻找自我;重构了青年亲密关系,使亲密关系虚实难分,媒介依存化;青年群体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情感生产、消费的文化景观。社交媒体一方面能让青年们实现情感追寻与满足,但另一方面,原始的亲密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质”,这就需要青年们在消费主义的侵扰下,保持对亲密关系的真诚、耐心与尊重,亦不要过分依赖媒介。当然,目前在社交媒体中呈现的青年亲密关系样态,仅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也将产生不断革新,产生新的社会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