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皮对热轧盘条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23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腐蚀与防护是一个困扰钢铁工业的难题。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铁材料和设备的量约为金属年产量的1/4~1/3。热轧盘条轧制成形以后,在放置过程中,表面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锈蚀,这造成了材料的损耗,也大大降低了盘条的产品质量。其在轧制过程中以及在之后的空冷过程中,表面会自然形成一层薄的氧化铁皮。这层氧化皮在后续深加工中,需要极力去除。但是,这层氧化皮在热轧盘条的保存,转运过程中能起到极好防护作用。因此研究这层氧化皮的成分,致密性,以及防腐性能对于指导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采用红外光谱检测盘条氧化皮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观察氧化皮的组织形貌和结构,电化学方法及加速腐蚀实验测量热轧盘条的耐腐蚀性能。通过对比几种不同表面质量的盘条氧化皮,总结了热轧盘条的氧化皮的不同厚度、致密性、以及与基体的结合性对盘条耐腐蚀性能影响的规律,得出了盘条易锈蚀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存放条件,外界环境气氛以及盘条成分材料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表面质量就成为了影响盘条锈蚀的关键因素。表面质量好即氧化层完好,厚度均匀,致密性高,基体与氧化层的结合紧密都能提高热轧盘条防腐性。其次,因为控冷工艺是影响热轧盘条氧化皮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热轧盘条生产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吐丝温度、冷却速度等控冷工艺参数对氧化皮耐蚀性影响。实验中,以不同的吐丝温度,不同的冷却速度冷却到500℃后空冷。吐丝温度分别选取910℃、880℃、850℃,冷却速度分别选取0.5℃/S、1℃/S、2℃/S、3℃/S。并通过X射线衍射检测氧化皮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观察氧化皮的表面形貌、厚度、致密度,加速失重腐蚀实验检测氧化皮的耐蚀性。实验结果表明:吐丝温度为850℃、冷却速度为2℃/S的冷却工艺能得到较理想的厚度适中,致密度高,与基体结合紧密的氧化皮。吐丝温度为910℃和880℃会导致氧化皮增厚并产生裂纹,冷却速度0.5℃/S、1℃/S也会导致氧化皮增厚,冷却速度为3℃/S则导致氧化皮薄,起不到保护作用。在上述试验研究基础上又对热轧盘条实际生产控冷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现场控冷工艺参数优化后,精轧温度为880℃、吐丝温度为860℃的盘条氧化层表面形貌质量得到改善:厚度适中、氧化层与基体的结合较好、无明显裂纹、且氧化层致密,耐锈蚀性能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是进行电力系统新技术的研究以及电力行业技术培训等方面不可缺少的试验工具。同步发电机模拟励磁装置是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的主要设备之一,与其他电力系统动
高血压病发生率高,在中国成人高血压病的发生率高达18%,目前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自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批抗高血压药物用于临床以来,已经有大批的抗高血压药物广泛应用于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以及应用的推动,片上多处理器(chip multiprocessor,CMP)已成为构造现代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唯一技术途径。传统超标量指令发射技术无法从典型程序指令流中
<正>《项脊轩志》作为一篇传统课文,无论是在旧版教材还是在现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三册第六单元)中都做了删节,而且删去的都是"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
目的:检测α1-抗胰蛋白酶(AAT)、转铁蛋白(TF)、PRO2619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AAT、TF在胆管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进一步验证本课题组前期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质
傣族织锦作为傣族民间最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在傣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还以其独特方式蕴藏和隐喻着傣民族独特的文化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表面阳极氧化工艺配方。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法(XRD)、动电位极化曲线测量方法评价了优化工艺配方条件下阳极
通过构建基于Prefuse的知识图谱系统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算法构建信息检索学科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并进行了分析。发现信息检索研究人员在高产、高被引和高合作群体
本文试图以诗歌文本为基础 ,分析食指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归宿 ,展示食指对理想、现实生活等的深刻体悟 ;并再认食指的诗歌形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随着国际航运业的飞速发展,对船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采购成本作为造船企业的重要开支和运营成本,有待于对其项目采购模式和成本费用机理进行进一步研究。论文以系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