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居家养老医养融合实践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engjie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1世纪人类预期寿命增长五岁,呈现出历史最快增幅,2015年中国人均寿命76.1岁,比1980年人均寿命提高了15岁,人类平均寿命得以延长,导致社会老龄化水平迅速提高。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全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超2亿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较大的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与我国养老和医疗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使得养老问题成为社会难题。由于机构养老资源不足以及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居家养老成为当前约90%老人的养老方式,老人的养老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由于老年人身体器官老化、生理机能退化,老年病易发常发,一旦生病就要辗转医院与家庭之间,无形中增加了老人及其家庭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且老年病恢复周期长,长期占用大医院的床位,使得大医院床位使用效率较低,与此同时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闲置问题长期存在,所以如何将闲置的医疗卫生资源融入居家养老,既为居家老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降低老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又提高社会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有待探索的领域。苏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城市,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快,老龄化特征愈加明显,苏州市及各区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医保部门等积极探索、创新居家养老医养融合方式,探索出苏州市解决居家养老医养融合的实践道路,产生了许多居家养老医养融合的创新实践项目,其中家庭病床上门服务制度、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制度、医疗保姆服务制度、居家福智慧养老服务制度以及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制度实施现状良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值得探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社会正义理论、社会福利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及社会契约理论等深入了解和分析苏州市居家养老医养融合实践——家庭病床上门服务制度、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制度、医疗保姆服务制度、居家福智慧养老服务制度以及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制度,深入探究五种制度当前的运行现状及五种制度的差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政府、社区、家庭和市场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本研究提出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制度,增加财政投入,调整府际关系;社区要加大居家养老医养融合宣传力度,获取居家老人及其家庭的认同和支持,吸引养老专业人才,为养老和医疗服务提供充足的人员保障;家庭要积极配合社区设立家庭病床、签约家庭医生等,为老人获取便捷的医疗服务提供条件,并注重老人的心理慰藉,降低老人的孤独感;市场要降低养老行业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为居家养老医养融合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为苏州市完善居家养老医养融合服务体系提供新思路,为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与实践的双重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从巧用哲学故事导入,活用哲学故事迁移,依托哲学故事渲染三个方面就实现把哲学故事贯穿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探索思维提出个人见解。以故事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军旅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文化现象,它以独特的审美资质征服读者,同时也映射出人类审美心理的奥秘和精神探险的历程。从军旅文学充满对抗冲突、动感激变的审美形态,到英雄主
<正>通过专业厂家的处理和加工,日前在上海,废弃纸包已能够生产出再生纸、地板、垃圾桶、衣架、乒乓球拍、托盘等一大批生活用品和工业用料,既有益环保,又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
香港作为亚太金融中心,其证券市场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股票的自由交易时期开始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港股通的发展,内地和香
<正>近年来,由于纸箱生产企业的纸箱印刷普遍采用水性印刷开槽机,使得水性印刷、开槽机市场得以迅猛发展。大中小纸箱生产企业对设备的需求,是由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规模和
军乐是音乐艺术中具有壮美风格的音乐形式之一 ,具有“政治交流和参与、认知统一与人文和谐”的特殊功能和“强烈的表现性、鲜明的节奏感”的审美特征。本文从军乐所具有的“
迄今为止,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经二十多年的历史,发展极其迅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在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制造业面临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和重要发展机遇,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正向扁平化、专业化、分散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分析了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
建构主义是90年代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新潮流,本文将建构主义与传统的数学教学观进行了比较研究。
改革教育、更新教育观念 ,也包括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首先要更新人才观 ,不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 ,而要根据孩子的实际促使其能力得到发展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