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展,煤炭行业迎来了兼并重组、发展壮大的新时期。煤炭企业想要实现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债务融资作为煤炭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对煤炭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效率进行研究。本文在分析煤炭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煤炭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归类,得出债务融资风险、债务融资成本、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公司治理结构五个主因子。将五个主因子作为超效率DEA模型的输入输出指标,构建超效率DEA模型,对36家煤炭上市公司在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的债务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并对实证结果进行规模分析、综合效率分析和差额变数分析。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入规模过大的情况,造成我国煤炭行业规模效率相对无效,企业应采取措施,适当缩小投入规模,精简公司结构。此外,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平均值都较低,皆处于相对无效状态。行业内债务融资效率差距明显,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企业应加大科研力度,改良企业的煤炭设备,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投入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公司的每股收益。此外,企业还应关注内源融资,充分利用内部权益资金;鼓励金融创新,采用多元化融资工具;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并购重组,增强企业整体实力;促进上市公司再融资,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创新性的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超效率DEA法对煤炭行业的债务融资效率进行研究,构建了债务融资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煤炭行业债务融资效率偏低的结论并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对我国的债务融资效率研究进行了补充,希望为我国煤炭行业债务融资效率的提高提供相关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