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k2激酶对Cep85的调控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心体是绝大多数动物细胞都具有的无膜包被细胞器,是细胞内主要的微管组织中心。它是由一对中心粒和无定形的中心粒外周物质(PCM)构成的。PCM由数百种蛋白组成,其中包括参与微管成核和组织的结构蛋白质以及许多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和信号因子。如何将这些蛋白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中心体是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Cep85是一种PCM蛋白,定位在中心体上,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它能够通过调节Nek2A的活性来保证中心体正确分离。我们还发现Cep85在G2后期即中心体成熟的起始阶段开始大量地从细胞质向中心体上聚集,而这种聚集作用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功能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我们通过敲低实验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确定了 Cep85在分裂期所起作用,并探究了 Cep85在中心体的聚集机制,Cep85可以与自身结合而发生聚集以及调节Cep85聚集的可能机制。同时我们探究了剪接异构体Nek2B对Cep85的影响,发现Nek2B与Nek2A都能够与Cep85结合并能够促进Cep85的磷酸化与聚集。Plk1也能促进Cep85磷酸化,前提条件是Cep85必须与Nek2相互作用。与Plk1的机制不同的是,Nek2A并不直接磷酸化Cep85;因此我们推测在细胞内存在一个未知的激酶能够被Nek2激活并且直接磷酸化Cep85。我们正在分离和纯化该激酶,进一步探究Cep85磷酸化的机制。总之,本论文的研究初步揭示了 Nek2激酶在中心体成熟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该过程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钒(V)与铬(Cr)都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都是拥有优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金属,被广泛的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等领域。目前现有的钒钛磁铁矿为原料的高炉冶炼-转炉吹炼-钒渣钠化焙烧/水浸提钒过程中,由于钒、铬的氧化还原性质高度相似,钒渣中的钒与铬均被转入到含钒溶液中,经沉钒后铬富集于沉钒废水,导致含铬、钒的废水污泥产生。该污泥由于含大量铬而成为危废,目前未有资源化利用方法,只能堆弃。此外,对于高铬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是一种能够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因具有工作温度低、启动速度快和清洁高效等优点,极具开发与利用价值。在PEMFCs中,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缓慢,需要使用大量的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至今,PEMFCs中最常用的催化剂仍是Pt碳(Pt/C)催化剂,但由于Pt利用率低和耐久性差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PEMFCs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增强Pt基材料的ORR活性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制定,节约资源、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对我们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要。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缓蚀剂分子是金属腐蚀与防护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通过电化学技术、表面形貌分析技术、元素分析技术和理论计算等方法,探究了有机氮杂环分子对X65钢和铜的缓蚀性能及腐蚀抑制机制,为设计和开发高效、绿色的缓蚀剂分子提供实验经验和理论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
电弧增材制造(Wire-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是以电弧为热源来熔化丝材进行定向沉积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近年来,随着贵重、难加工金属材料以及定制型复杂结构件使用量的增加,电弧增材制造凭借其低成本和高灵活性等优点逐渐由航空航天领域扩展至一般民用工业制造领域。然而,由于增材制造过程中电弧热源局部多次加热的特点,由此而产生的复杂温度场导致增材制造结构件内部具有很高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在工业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医用CT成像时,若检测视场范围内存在金属物体,重建图像将出现大面积的暗带区域或放射状的黑白色条纹,即金属伪影。金属伪影会破坏重建图像的断层结构,降低图像分辨率。针对金属伪影校正研究中存在残留伪影、无法精确重建组织结构等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实现三种经典的金属伪影校正方法,并结合深度学习提出改进算法。论文
钒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现代工业中重要的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钒渣是全球最主要的提钒原料。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钒渣提钒方法有钠化焙烧—水浸法和钙化焙烧—酸浸法,但二者都存在一定局限性。焙烧添加剂钠盐和钙盐带来了严重的三废处置难题,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现有的焙烧方法均是将热态钒渣从1300~1500℃冷却至常温处理后再二次升温到800~1000℃进行焙烧处理,使得钒渣的余
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多体系统动力学及其响应的新学科。该学科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与行业中,如航空航天、机器人、车辆工程、工程机械、生物力学等,其目的是建立适用于计算机求解的大型复杂多体系统的力学模型,并寻求高效、准确的数值分析方法。目前在车辆动力学建模的过程中,基于笛卡尔坐标系的全局公式应用最为广泛,该类方法建模过程简单,针对任意多体系统,无论是开环还是闭环系统,它都可以采
在隧道、边坡、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实际工程中,工程岩体所展现的力学与损伤破裂行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其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存在于微孔隙内的水分对岩石的力学性能和损伤破裂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贯穿于岩石受压直到破坏时的各个阶段,充分了解其影响机理用以指导实际工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有探究在岩石不同的压缩阶段中,微孔隙中的水分所带来的力学与损伤破裂行为的影响。同时,
直流输电是解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优化全国范围资源配置的关键技术手段,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占据了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地位。随着电压等级和传输容量的提高,柔性直流电网朝着多端化方向发展,直流线路保护对于直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是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难题之一。采用架空输电线路的柔性直流电网故障率高,固有的低阻尼特性使直流短路故障发展迅速,多端出力的叠加加剧了故障对系统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冷喷涂直写制造技术因其低成本、批量化、高效而在微纳复杂结构制造方面颇具潜力和优势。为获得高精直写线宽,微冷喷涂直写必须实现亚微纳颗粒连续稳定的输送。然而,现有的冷喷涂中采用的“机械给粉、气体送粉”方式,存在粉末颗粒团聚、甚至堵塞管道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提出一种“液氮给粉、液氮送粉”新方式。为此,必须全面深入理解微纳固体颗粒在液氮中的运动、分布、悬浮和流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