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觉专家化物体的视觉工作记忆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前沿科学问题。视觉工作记忆是人类信息加工的核心模块之一,在个体的诸多认知过程(如推理、视觉搜索、注意控制等)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者开始关注复杂物体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研究。汉字与面孔这两种复杂物体同时也是重要的知觉专家化物体,然而其视觉工作记忆容量还不清楚。从发展的角度去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是解决相关领域科学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汉字认知发展研究取得一些实证性进展,但是研究者主要关注汉字加工的倒置效应和组合效应,而对汉字工作记忆容量及其发展轨迹还缺乏系统探讨。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字词和面孔的加工存在着诸多内在联系,探讨汉字工作记忆发展轨迹与面孔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关系,对揭示知觉专家化物体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经典的变化觉察范式,以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K值为因变量,以小学二、四和六年级学生以及成人群体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儿童汉字视觉工作记忆的发展轨迹。实验1以汉字与面孔为实验材料,系统考察这两种专家化物体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验2以真字、假字、伪字、笔画组合为实验材料,进一步系统考察汉字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发展。实验3以双字组成的汉字词组为实验材料,探讨其工作记忆容量的发展。 研究结果发现: (1)各年级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汉字的工作记忆容量显著高于面孔的工作记忆容量,而且汉字与面孔的工作记忆容量显著相关。这表明不同知觉专家化物体的工作记忆容量存在差异,但其相互间有相关性。 (2)在汉字单字和词组加工中,大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显著大于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工作记忆容量显著大于二年级,二年级与四年级差异不显著,大学生与六年级差异不显著。这个结果表明,汉字工作记忆容量从二-四年级到六年级经历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而到六年级则接近成人水平。 (3)关于面孔加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显著大于小学被试(即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而小学各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这表明面孔工作记忆容量在小学阶段相对稳定,而从小学生到成人阶段,面孔工作记忆容量在发展变化。 (4)真字的工作记忆容量显著大于假字(不符合正字法)和伪字(符合正字法的),且二年级、六年级和大学生都是假字和伪字工作记忆容量差异不显著。这些提示字词熟悉性显著影响工作记忆容量,而正字法不影响汉字工作记忆容量。 总之,本研究首次获得了中国儿童汉字工作记忆容量及其发展的科学数据,并初步理清了汉字工作记忆容量与面孔工作记忆容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