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菌发酵香肠工艺优化及理化特性变化研究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u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前期筛选出的植物乳杆菌b2和腐生葡萄球菌sw50作为混菌发酵剂。通过对该两株菌的生长特性研究发现:菌株b2和sw50之间无拮抗作用,其中b2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生长迅速,在10 h达到稳定期,且产酸迅速,在24-40℃范围内生长良好,对NaCl和NaNO2的耐受量分别达到5%和200 mg/kg;腐生葡萄球菌sw50在8 h达到稳定期,耐高温且对NaCl和NaNO2的耐受量较b2高。说明菌株b2和sw50可以作为肉制品发酵剂进行后续实验。结合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出发酵香肠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35℃,接菌比例1:3,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发酵香肠的感官品质较好。研究菌株b2和菌株sw50的复配比为1:1(B组)和1:3(C组)时对发酵香肠成熟过程中的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变化,并与商业发酵剂VBM-60(A组)、空白组(CK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发酵结束(24 h),实验组的乳酸菌总数与葡萄球菌总数显著(P<0.05)高于CK组,pH值均降到5.3以下,显著(P<0.05)低于CK组,TBA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升高不显著,发酵结束后A、B、C三组分别为0.226 mg/100 g、0.123 mg/100 g、0.133 mg/100 g,亚硝酸盐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通过对不同发酵阶段C组香肠中的菌群结构分析表明香肠中细菌多样性丰富,厚壁菌门占主要优势,约87.45%97.40%,主要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通过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技术测定C组发酵香肠在不同发酵阶段的风味物质变化得出:香肠所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主要是醛类、酯类、醇类和酮类。通过对四组发酵香肠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菌株b2:菌株sw50=1:3(C组)发酵香肠具有较好的品质,可提高色泽及质构特性,同时对风味改善也较明显。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到发酵香肠中共有11个门,20个属,优势菌属分别为葡萄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和片球菌属。同时表明添加混菌发酵剂可以改变发酵香肠中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与数量。采用GC-IMS技术共检测到挥发性物质33种,主要是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且实验组的种类明显多于空白组。本文通过对发酵香肠的理化特性变化研究表明,香肠中添加混菌发酵剂可提高乳酸菌数,降低pH值、抑制脂肪氧化、促进亚硝酸盐含量下降,改善产品色泽、改变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与数量,赋予发酵香肠独特的风味,为提升发酵香肠的品质和安全的保障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整体而言,日本股市在传统行业的估值与定价普遍偏低,而新兴产业的定价水平更显优势。”$$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日本交易所集团签署了ETF互通协议,标志着中日两国的资本市场开
报纸
流利性是第二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口语流利性及其发展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可以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以Levelt的言语产出模型和Kormos的二语产出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旨在找出学生口语流利性的总体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采用了横断研究法,旨在探讨高中生英语口语流利度在三年中是如何发展的,并探讨其发展特点。本研究的对象包括来自江西南昌的一所重点高中的36名学生(高
从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出台,到央行设立汇率司,再到个人货币兑换试点在京沪启动,被称为“外汇新政”的三部曲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藏汇于民的预期,也给人们的外汇理财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人民币升值速度趋缓、美元反弹的新阶段,高盛研究报告称美元已“触底”,而你打算怎样打理你手中的外汇呢?    美元已经“触底”?    市场的变化不断给投资者提出新的挑战。自7月中旬以来,美元突然持续走强,8月8日创下
非政府组织部门的增长是一种全球现象,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处在转型过程中的国家尤为重要。在哈萨克斯坦这个自1991年独立于苏联以来正在经历过渡的国家,非政府组织部门自独立初期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由于非政府组织在哈萨克斯坦仍然是个相对较新的现象,需要加强其管理能力,以促进长期发展。该研究考察了非政府组织部门的有效性,并提出了一些与加强阿拉木图市非政府长期发展相关的管理方面的问题。目前的研究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研
本文对图书馆火灾的成因、火灾起火点的常见部位、火灾的防患措施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为各类型图书馆加强消防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对策.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电影作为迎合观众欣赏趣味和观影心理的商品日益发展、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项目通过参考文献、问卷调查和开展实践基地的方法,主要研
用苦参碱及对照药剂进行荔浦芋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36%苦参碱800倍液喷施,共用药5次,对荔浦芋疫病的防治效果达70%以上,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