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呈逐年上升态势,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使得城镇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乡镇村建设用地规划滞后,且受法律法规约束性较弱,农村建设用地零星分散,一户多宅、违法建房等现象较多。另外,废弃的宅基地、乡镇企业以及采矿用地等大量废弃工矿用地有待复垦,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较大。开展增减挂钩项目对于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解决城市发展的用地需求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一些试点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W县为缓解城镇人地矛盾,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响应2015年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原来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基础上又加大了新项目的申报力度。新形势下如何结合本地区实际,合理选择适合本区域的运作方式,对于推进挂钩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对我国增减挂钩项目现状及主要运作模式加以分析,总结已有的经验,再结合B乡镇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条件,对其现行运作方式中出现的资金筹集困难,农户安置难度大,建新工作管理混乱,政府监督职能缺失,建新缓慢拆旧启动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症结和原因,并针对增减挂钩项目的不同阶段,及时改进和完善现有的项目运作方式,为项目顺利运行和促进地方社会和谐、保障经济良性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等提供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同时也可以为本县其他项目区和与本县条件类似的其他区域提供案例经验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