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肉种鸡场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调查与防控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滑液囊支原体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比例较高,是一种顽固性、条件性疾病,被称为“百病之源”。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鸡的一种以关节渗出性的滑液囊膜炎及腱鞘滑膜炎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疾病。鸡只感染后可导致明显的跛行、生长发育迟缓及胴体副品率上升。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进行,由于该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且自身的变异性、隐秘性、纠缠性决定其难以根除。因此,控制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中心任务就是快速诊断、科学防控。为了解目前国内肉种鸡场滑液囊支原体防控效果,本研究拟对某肉种鸡群进行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检测数据的分析,快速诊断该鸡群是否存在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并通过对临床分离株的药敏试验、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试验对比分析,最终形成一套有效预防与控制该病的综合防控方案。本实验以MS标准毒株的攻毒进行鸡群抗原抗体检测研究,并以筛选出的方法进行鸡群感染情况的调查,通过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的筛选和疫病防控净化方案前后效果对比实验,主要结果如下:1、从试验过程的敏感度、特异性、可操作性以及成本情况等方面分析比较,最终确定PCR法是进行鸡群病原检测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值得进行养殖生产中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研究。2、对河南省周口地区某鸡场下属的五个肉种鸡养殖分场进行MS病原抽样检测,结果发现其中有一个场的MS检测结果呈阳性,样品阳性率为30%,其它四个场MS检测结果为阴性,表明该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MS感染情况。3、选取该地区的临床分离株4株MS、12种抗菌药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强力霉素敏感性最高,MIC平均值分别为0.17μg/m L、0.28μg/m L。其次是氟苯尼考水溶液、酒石酸泰乐菌素、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恩诺沙星,MIC平均值在2-10μg/m L,而对盐酸环丙沙星、磷酸替米考星、安普霉素、金霉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盐酸林可霉素敏感性较低,MIC平均值在20-50μg/m L之间。从药敏试验中选取生产中较为常用的强力霉素(试验Ⅰ组)、氟苯尼考(试验Ⅱ组)、恩诺沙星(试验Ⅲ组)、环丙沙星(试验Ⅳ组)等进行药物治疗效果对比试验,统计结果显示Ⅰ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Ⅱ、Ⅲ、Ⅳ组治疗效果低于Ⅰ组,Ⅱ和Ⅲ、Ⅲ和Ⅳ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药物优选顺序为强力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地不断增长,现有耕地与可用耕地之间的矛盾更加严峻,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使农业水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迅速发展,实现粮食增产稳产。因此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分必要。本文以隆回县周旺铺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实地调查,从项目实施可行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各种经济技术评价,多方面分析了项目建设情况,并
学位
由于肥料施用不当、长期连作等原因,导致植烟土壤p H值过低以及烟叶品质与可用性降低。因此改良植烟土壤对烟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酸性植烟土壤为对象,采用氰氨化钙、生物炭、微生物肥和饼肥四种土壤改良剂,通过其不同配施方式与当地常规施肥方案共组成八个处理,测定烟田土壤p H,土壤酶活性,土壤主要养分的动态变化及烟株农艺性状,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等指标,评价改良剂对植烟土壤以及烟叶品质的
目的:研究妊娠后期及泌乳期母猪日粮中添加黄芪、山银花、黄芩复合提取物对于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体重和背膘等相似的36头二元母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猪平均分为3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在妊娠后期及泌乳期母猪基础日粮中添加500g/t复合植物提取物(黄芪提取物、山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试验组2在妊娠后期及泌乳期母猪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
蛋白质磺酸化是一种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和高等植物的分泌肽和蛋白质合成途径中。该修饰被认为是由酪氨酸蛋白磺基转移酶(tyrosylprotein sulfotransferase,TPST)介导的,催化磺酸基团从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转移至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上。近年来,在植物中发现了4种酪氨酸被磺酸化的肽激素,在植物生长调节特别是根的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TPST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