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1995、2005和2015年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获取土地利用信息。接着,结合能源消费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计算各城市的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并对其时空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长三角城市群低碳发展建议。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在有效控制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合理分配不同城市的碳减排任务、制定具体的碳减排政策方面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长三角城市群面积最大的地类是耕地,其次是林地,再次是水域。土地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其次是建设用地,主要表现为大量耕地流向建设用地,其他地类变化较小。(2)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原因。从整个长三角城市群范围看,土地利用碳排放具有沿江梯级分布的特征,上海及长江沿岸城市碳排放均较高。1995-2015年,各城市的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逐渐增大,同时空间差异也逐渐扩大,碳排放强度逐渐减小且空间差异也逐渐缩小。(3)划分了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的碳排放类型,确定了“冷点”和“热点”城市。上海市属于高碳排放-低碳排放强度型,浙江省大部分城市整体属于低碳排放-低碳排放强度型,安徽省城市大多属于低碳排放-高碳排放强度型。上海市和苏州市为显著的碳排放“热点”城市,“冷点”城市变化较大,1995和2005年集中在安徽省,2015年为杭州市。碳排放强度的显著“热点”城市为芜湖,显著“冷点”城市集中在浙江省。人均碳排放没有显著“热点”城市,“冷点”城市为杭州市。(4)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群低碳发展建议。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土地利用结构,四个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均为积极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口规模。因此,本文从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强化低碳环保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低碳发展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道德困境对其工作疏离感的影响,为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护士工作疏离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和护士工作疏离感量表,选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实验室的主要技术装备,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最直接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如何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是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流星余迹通信是一种突发通信,在研究流星余迹通信及其通信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OFDM应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设计思想。在具体设计实现中,对OFDM参数的选取、同步及峰值平均功
<正>方程f(x)=0的根也称为函数f(x)的零点,研究方程f(x)=0的根就是研究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对零点问题的研究几乎汇聚了函数的所有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因而
结合TCP/IP的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特点,阐述工业系统中的本质安全要求后,提出了工业控制系统中安全威胁分析方法,并归纳出典型的安全威胁。进而引出了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分层结
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智力障碍人士就业是我国政府民生工程的具体体现.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考察、调查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智力障碍托养服务和智
近年来名人虚假广告日益泛滥,带来了诸多社会负面效应,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加强法律对名人广告的管理
在借鉴脱钩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和基于IPAT方程的脱钩指数模型,选取工业总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尘排放量4个指标,对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20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社区老年人气排球运动比赛中发生损伤的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分析,并对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老年人气排球
危害结果的确定是一个在刑法理论中存在重大争议的问题,而且在学术界也进行了不少的探讨,但就其确定方式并没有引起刑法理论的足够重视,至今仍处于争议颇多的状态。对于产生争议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危害结果确定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们缺乏统一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我国传统的认定危害结果的方法主要是从刑法条文中直接得出来、或是通过对刑法进行解释得出、又或是通过对行为所侵犯的法益对应推导出危害结果。其实,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