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a)(Fe,Ti)O3与Ca(Ti,Mn)O3多铁性陶瓷的结构及性能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yea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铁性材料是指具有铁电、(反)铁磁与铁弹三种铁性序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铁性材料。由于其丰富的物理内涵与诱人的应用前景,多铁性材料正成为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本论文系统研究了BiFeO3-CaTiO3基陶瓷的微结构、多铁性、低温介电弛豫现象以及Mn改性CaTiO3陶瓷的介电和多铁性能,并讨论了其物理本质,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1-xCax)(Fe1-xTix)O3 (x= 0.1,0.15,0.2,0.3,0.4)陶瓷,并评价了其介电、铁电和磁学性能。改性后的BiFeO3陶瓷结构稳定性增强,形成了均一的单相固溶体。随着CaTiO3含量的增加,固溶体相的结构从菱方畸变钙钛矿(R3c,x≤0.2)转变为正交(Pbnm,x≥0.3)结构。通过引入CaTiO3, BiFeO3基陶瓷的多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当CaTiO3含量为0.2时,陶瓷性能最佳。T=5K时,(Bi0.8Ca0.2)(Fe0.8Ti0.2)O3陶瓷的剩余磁化Mr= 0.26 emu/g,矫顽磁场Hc= 6.74 kOe.与其它研究相比,剩余磁化显著增大,这可能是由于Ti4+置换B位Fe3+,破坏了BiFeO3陶瓷的螺旋结构而使得其出现了宏观磁性。铁电测试表明,改性后陶瓷的漏电流密度明显减小,电滞回线趋于更规则,剩余极化增大。另外,陶瓷试样的介电常数增大,同时介电损耗明显降低,这说明改性陶瓷的介电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对于以上制备的陶瓷样品,增加了更多的组分,重点关注了其低温介电性能。(Ca1-yBiy)(Ti1-yFey)O3 (y= 0.2,0.4,0.6,0.7,0.8,0.85,0.9)陶瓷样品中,当y≤0.7时,其介电温谱在低温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弛豫峰,且随着BiFeO3含量的增加,弛豫峰向高温移动,介电常数和弛豫峰强度明显增加。ε’-T曲线较好的符合Barrett公式。当y≥0.8时,其介电温谱出现了两个弛豫峰。高温弛豫峰可能与烧结过程中形成的点缺陷有关,低温介电弛豫符合Vogel-Fulcher拟合,说明了其具有弛豫铁电性。BiFeO3的加入,有效抑制了CaTiO3陶瓷样品中的量子波动,诱导出了固溶体陶瓷的铁电相变。此外,还研究了Ca(Ti1-xMnx)O3 (x= 0.025,0.05)陶瓷的介电及多铁性能。研究表明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单相的陶瓷,空间群为Pbnm。Mn的含量增多时,不易合成单相,且陶瓷的漏电流和损耗都增大,不利于铁电性的评价。当降低样品的测试温度时,能够有效降低样品中的漏电流,测得较规则的电滞回线。所制备的陶瓷呈现顺磁性,并没有发生铁磁相变。
其他文献
硅纳米晶体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光学性质,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在微电子、光电子、光伏、热电、生物影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硅纳米晶体的电子光学性质受到量子限域效
随着电动汽车的应用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存储需求的增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其中,LiFePO4正极材料以其结构稳定、安全性能好、资源丰富等优点而成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能量密度低和低温性能差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实际中的问题,采用高能球磨一步固相法合成了超细颗粒的LiFePO4,研究了核壳结构LiFePO4/C的性能,探索了水热法合成二
湿式氧化法(Wet Air Oxidation,WAO)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是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利用氧和空气或其他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它是处
随着我国中药业的飞速发展,中药渣的产量也日趋增多,据统计,我国每年仅植物类药渣的排放量就高达65万余吨。药渣一般为湿物料,极易腐烂。目前运出厂区的药渣多以堆放处置为主,极易
颗粒物是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的首要污染物,源解析技术是环境空气颗粒物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决策依据。CMB模型由于其物理意义明确且能定量计算各个源类贡献值而成为发展
氮化铬薄膜具有摩擦系数低,热稳定性高,耐腐蚀性能佳等优点,是颇具潜力的表面保护涂层材料。然而,CrN薄膜硬度较低,是限制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首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CrN薄膜的性
由于具有低能量损耗、轻薄、宽色域、快速响应以及高对比度等诸多优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被证实在全彩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OLED的一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