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性眼内炎是眼球穿通伤及内眼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可引起全眼球炎、视力严重受损。血眼屏障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局部及静脉用药药物到达眼内,在眼球穿通伤时,静脉用药在眼内能否达到有效的抗菌浓度未能确定,本研究通过观察角膜穿孔伤兔子血-眼屏障情况以及静脉注射环丙沙星后药物在眼内的渗透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各右眼为实验组,左眼为对照组。右眼行角膜穿孔伤后1小时静脉注射环丙沙星,用药后30分钟,取房水及玻璃体,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丙沙星浓度,用双缩脲法测定房水蛋白含量。
结果发现:
1、实验组房水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641±6.786)g/Lvs(2.739±1.111)g/L(P<0.01)。
2、实验组房水环丙沙星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65±0.588)ug/mlvs(0.669±0.329)ug/ml(P<0.01)。3、实验组房水蛋白的含量与房水环丙沙星的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77(P<0.01)。
4、实验组和对照组玻璃体中环丙沙星浓度均很低:(0.101±0.047)ug/mlvs(0.072±0.034)ug/ml,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角膜穿孔伤可以影响血-房水屏障,使其通透性增加;
2、角膜穿孔伤后静脉注射环丙沙星,房水中环丙沙星的水平明显提高;
3、静脉用环丙沙星房水中浓度显著高于大部分眼内致病菌90%菌株最小抑菌浓度(MIC90s);
4、角膜穿孔伤静脉用环丙沙星后房水中药物浓度与血-房水屏障的改变密切相关;
5、角膜穿孔伤时静脉注射环丙沙星,玻璃体中的水平很低,要使玻璃体中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玻璃体腔注射抗菌药或玻璃体切割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