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小说中的“合作化运动”叙事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化题材”的小说在“十七年”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十七年”文学绕不开的一个领域,而赵树理的小说,尤其是进入1949年以后的创作,呈现了整个运动发展的始末。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坚持自己的思考与价值判断,发表了一系列小说、政论,对当时的运动和文学研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篇论文分为两章来研究赵树理小说中的“合作化运动”叙事。第一章以合作化运动前期赵树理的典范力作——《三里湾》为主要对象。作家将农民群体划分成先进与落后相对立的两个阶级,通过两个阶级阵营的对抗与错动,来表达合作化运动无可阻挡的前进趋势,以及自己之于合作化运动肯定和赞美的态度。而这一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也成为当时的合作化叙事模式的标本,被后来的作家们继承和发展开来。同时,作者始终秉承着现实主义的精神来塑造人物形象,即使是社会主义的新人,也绝不过分夸张与粉饰,对于农民的阶级关系也并不完全按照意识形态的要求来想象,成为了当时文坛的一枝独秀。第二章聚焦于合作化运动后期的创作,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步履维艰,不管是隐晦、含蓄地表达,还是言不尽意地半自动、被动写作,都受到各方的攻击,严峻的政治环境使得赵树理渐渐放弃文学的创作,再加上自己内心的挣扎与徘徊,更使得他的文学创作开始走向“下坡路”。当然在此阶段,除了文学创作纳入讨论范围以外,其频繁的政治动态与言论,也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晚年尤其是整风前后的活动调查与整理,更能凸显出其铮铮傲骨与不凡的气节。
其他文献
'象喻'是中国人的思维特性之一.受中国诗歌'象喻'特质的濡染,中国传统诗歌评论也习惯于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而代之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有时甚至演变为一种&#39
“拟实化”特征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显性标识,对真实与虚构的讨论具有相当程度的重要意义。作为力推虚构理论的马原,他的小说创作从表象到本质都与现实主义文学的“拟实化”
对于在放射性核素测量中可能遇到的较强源带来的较大探测器死时间问题进行了研究,找到了进行死时间修正的方法。对制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源分布不均匀性进行了研究,认为远离测
丹参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药用植物丹参生产的一大因素,丹参连作障碍不仅影响丹参的产量,而且降低丹参主要药用成分丹酚酸B和丹参酮的含量。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主要通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兼文论家,他倡导的“性灵说”等诗歌理论,崇尚韩柳古文的文论观点,在中国文论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袁枚文学批评作品繁多,一直以来,学界对于袁枚文论
《十月》是一本大型的文学期刊,集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戏剧于一体,刊发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当时拥有非常壮观的读者群体,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十月》诗歌专栏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头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疼痛科诊治的符合偏头痛诊
魏晋时期,随着文人五言诗的兴起,作为修辞手法的对偶逐渐受到文人的重视,并运用于具体的诗文创作中。齐梁时期文人五言诗中的对句手法走向成熟,具体来说,艺术手法越来越纯熟,
历史题材小说是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中比重很大、比较平稳的一部分。从第四届《白鹿原》开始,“茅奖”历史题材小说叙事出现明显新变。“茅奖”的“新”历史叙事文
港口作为社会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枢纽区域,它是连接各类交通方式与多种产业体系的综合性区域结构,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门面,本文拟从港口产业的生产力影响因素出发,探讨国内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