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检测卵巢癌和非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物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trogen-related receptorα,ERRα)的表达情况,探讨PGC-1α、ERRα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1.在公共数据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卵巢癌和非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物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trogen-related receptorα,ERRα)的表达情况,探讨PGC-1α、ERRα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1.在公共数据库人类蛋白图谱(Human Protein Atlas,HPA)中检索PGC-1α、ERRα在正常人体组织的m RNA表达情况,同时探索PGC-1α、ERRαm RNA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2.收集2012年9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42例卵巢癌和31例卵巢非癌患者的病理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理组织样本中PGC-1α、ERRα的表达水平。3.随访42例卵巢癌和31例卵巢非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统计学方法分析PGC-1α、ERRα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在HPA数据库中,PGC-1αm RNA高表达组的卵巢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有低于低表达组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ERRαm RNA高表达组的卵巢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2.卵巢癌组织中PGC-1α、ERRα的免疫组化得分均高于卵巢非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9;P=0.002)。3.PGC-1α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分化程度(P=0.029)、CA153水平(P=0.049)相关。ERRα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分化程度(P=0.029)、淋巴结有无转移(P=0.023)、CA125水平(P=0.039)、HE4水平(P=0.025)相关。同时联合PGC-1α/ERRα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分化程度(P=0.04)、淋巴结有无转移(P=0.021)、CA125水平(P=0.042)、HE4水平(P=0.05)相关。4.PGC-1α、ERRα、PGC-1α/ERRα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均有低于低表达者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36;P=0.3119;P=0.1276)。结论:1.PGC-1α和ERRα在卵巢癌组织的蛋白表达高于非癌组织,提示PGC-1α和ERRα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2.PGC-1α和ERRα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分化、淋巴结转移、CA125、HE4水平相关,提示PGC-1α和ERRα可能与卵巢癌的侵袭、转移过程相关。3.PGC-1α和ERRα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有低于低表达者的趋势,提示PGC-1α和ERRα可能是卵巢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Mc Keown食管癌根治术是目前可切除食管癌的常用的手术方式。吻合口瘘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管状胃的血供,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能否生长的关键因素。手术通常使用胃代食管在颈部与食管残端吻合。手术中关键步骤是对胃的游离并制成管状胃,不可避免的要游离结扎胃左动脉与胃网膜左动脉。在全胃中,胃左动脉是最大的供血动脉,同时胃底的主要血供来自于胃左动脉。在管
目的可手术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与辅助及新辅助之间的最佳搭配目前仍处研究阶段。国外更多为术前新辅助,国内更多行术后辅助。本研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比较分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与术后辅助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生存的影响及其毒性分析以探讨最佳治疗顺序。方法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初诊我院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根治性手术切除前后的时间分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pr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确定胃腺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Duodenal stump fistula,DSF)的风险。方法收录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患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的患者的病例数据共649例,并根据纳入及排除条件,将其中610例符合要求的病例数据纳入本研究。收集
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强异质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组织学特性和临床表现存在较大异质性。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已经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生存获益手段。本文的目的是阐述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征及临床意义,以此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免疫治疗起到相关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测定56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的免疫检查点,包括PD-
背景:低剂量计算机体层摄影(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筛查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发现,肺段切除术由于其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优势被逐渐广泛应用,但由于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使得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仍然存在争议。尤其在复杂肺段手术中争议更大。术前IQQA三维重建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目前其在复杂肺段切除术中的作用仍未得到验证。本文拟通过回顾性分
目的:外科手术是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5年内复发率仍可高达70%-80%。肝癌手术后高复发率的原因可能与其发展过程中微血管侵犯癌栓(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形成相关。MVI被视为是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根治术后序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
目的:构建基于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对慢性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诊断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3月-2020年6月于我院肝内科住院,并同时完成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与Fibro-scan检测的慢性肝病(排除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共360例,其中男性260例,女性100例,
目的:LncRNA(long non-coding RNAs,长链非编码RNA)是ce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与lncRNA相关的ceRNA调控网络在I期LUAD(lung adenocarcinoma,肺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并筛选与预后相关的lncRNAs分子。方法:我们收集了10例I期LUAD组
背景:在过去几十年中,乳腺癌的化学疗法已经改进很多。乳腺癌幸存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该人群存在罹患第二原发淋巴和造血肿瘤的风险。我们描述了乳腺癌幸存者中第二原发淋巴和造血肿瘤的发生率,评估了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发生第二原发急性髓性白血病风险的时间趋势。另外,我们评估了放疗对第二原发急性髓性白血病风险的影响,研究了发生第二原发急性髓性白血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我们进行了两项研究。第一项研究纳入了美国
背景与目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系统肿瘤,其发病是与EB病毒(EBV)感染相关。目前,ENKTCL的预后仍然很差,标准的治疗方法还没有完全确立。本文旨在分析ENKT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03月到2019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经淋巴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218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